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炎炎夏日,游泳、戏水成为备受青睐的消暑活动,而夏季也正是泳衣销售旺季,海滩上、泳池边,五颜六色、风格各异的游泳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泳衣不是日常穿着的服装,但由于贴身穿着,又长期在泳池或海水中浸泡,对质量的要求更高。近日,杭州市消保委针对杭州市场及部分网商平台在售的儿童泳衣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不合格率高达  相似文献   
2.
根据240柴油机凸轮轴拆装现状,分析了凸轮轴与机体座孔的结构,凸轮轴在拆装过程中,凸轮与座孔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形成阻碍,无法轴向移动,所以3 m长100 kg重的凸轮轴在机体内部拆装异常困难。结合两点一线做轴向运动原理,设计制作了工艺导套,工艺导套能够保证凸轮轴瓦取出后始终与座孔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避免凸轮轴凸轮、连接法兰与座孔的相互阻碍,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在实践中,凸轮轴拆装过程轻松流畅,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且避免了轴在拆装过程中误撞误伤造成的二次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改性内墙乳胶漆的抗菌性能及甲醛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健春 《钢铁钒钛》2005,26(4):17-21
为了制备具有空气净化和抑菌功能的环保型内墙涂料,在分析纳米TiO2的光催化原理,铈离子和银离子抑菌机理的基础上,采用锐钛型纳米TiO2载银载铈复合改性纯丙内墙乳胶漆,并对改性后的内墙涂料进行了定性的抑菌环试验、定量的抑菌率试验和甲醛降解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载银载铈复合改性后的内墙涂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甲醛降解能力,经24h后,改性内墙涂料的抑菌率达到99.9%以上,经过40WEt光灯照射8h后甲醛降解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4.
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聚丙烯塑料中的抗老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金红石纳米TiO2为抗老化添加剂改性了PP材料,采用TEM、XRD、UV-VI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纳米TiO2的性能特征,用氙灯耐气候试验机人工加速了PP材料的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纯PP和改性PP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用SEM分析了PP材料的断口表面形貌及纳米TiO2的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及其复合材料对PP材料有增韧增强作用,并能赋予改性材料优异的耐候性能,延长PP制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钛液水解工艺对偏钛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法制备偏钛酸,使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偏钛酸的粒度分布,通过沉降高度和洗涤时间判断偏钛酸的过滤性能。考察了晶种加入量、变灰点时间、钛液浓度、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对偏钛酸粒度分布及其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种加入量、钛液浓度和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对偏钛酸性能有显著影响,晶种加入量越大、钛液浓度越低、水解速度就越快,变灰时间越短,得到的偏钛酸的粒度分布也越宽,过滤性能越差。延长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可以使偏钛酸粒度分布更窄,粒子更均匀。  相似文献   
6.
吴健春 《钢铁钒钛》2019,40(3):54-59
在温度为55~60℃,pH=9.5~10.0条件下,以30 nm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偏铝酸钠对其进行无机表面处理,对比测试表面处理前后的粒度分布、Zeta电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耐温性等物理性能。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包膜前后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将纳米二氧化钛与铝银浆配制成随角异色汽车漆,并对其耐候性和随角异色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包膜的纳米二氧化钛,氢氧化铝包膜后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更均匀、Zeta电位由负值变为正值、具有更强的紫外吸收强度,耐温性明显提高,随角异色性能变化不大,耐候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体工效学的衣袖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服装的外观和结构与人体形态密不可分,如人体的外形、比例、结构,人体的静态及动态特征等。20世纪90年代末,“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成为设计科学的焦点。服装人体工效学中的设计以科学的数据及测试的数据给予人们科学的、系统的指导,为人们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设计理念。上肢部是人体肢体中最灵活的部分,衣袖成型是依据人体上肢外型及其运动规律,既要符合人体上肢的形状,又要适应人体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工艺进行水解,考察钛液关键指标:总钛浓度、F值、铁钛比、三价钛浓度对水解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水解平衡反应理论推导水解达到平衡时水解率与钛液指标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总钛浓度的增加,水解率呈现降低趋势;随F值的增加,水解率急剧下降;随铁钛比的增加,水解率也呈下降趋势;随三价钛的增加,水解率呈下降趋势。理论推导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稀释比下,水解达到平衡时的水解率与总钛浓度和F值平方乘积成线性关系,其截距与三价钛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吴健春 《钢铁钒钛》2019,40(2):13-17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碱中和法制备水合二氧化钛,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分别制备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采用拉曼光谱、XRD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分析了热处理过程对样品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微孔体积、紫外吸收光谱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热处理的样品存在氧空位缺陷,具有较大的晶格畸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样品晶粒尺寸从6 nm逐渐长大至70 nm,比表面积从186 m~2·g~(-1)减少至5.6 m~2·g~(-1),总孔体积从0.085 cm~3·g~(-1)减小至0.001 3 cm~3·g~(-1),晶型由无定型向锐钛型和金红石相逐步转化,晶格畸变逐渐减小。在600℃以下热处理样品为锐钛型,在600~650℃的温度下处理形成金红石与锐钛的混晶,680~750℃有六钛酸钠生成,800℃以后全部转化为金红石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钨粉为钨源,酚醛树脂(PF)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碳化钨(WC)。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从热力学系统分析W氧化物的还原过程,WC的合成过程,以及碳化时间和碳化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钨的化合物主要是由H2还原成钨单质,其形成过程为WO3→WO2.9→WO2.72→WO2→W;WC的形成过程为W2C→WC→W2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