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君燕 《陶瓷研究》2007,22(3):92-93
线,它是艺术世界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是各种陶瓷造型、装饰艺术的创作表现载体。从直观意义上来讲,线是一种具有一定长度,而可以忽略其宽度与粗细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2.
在陶瓷历史发展长河中,瓷都景德镇哺育了一代义‘代能工巧匠和艺术家。他们世代传承,不停地耕耘,推动着陶瓷艺术发展的进程,其中就包括美仑美奂的民间陶艺。遗憾的是,具有深厚陶瓷文化底蕴的景德镇,民间陶艺的发展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未能引起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故此,本文作者根据对景德镇民间陶艺进行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特就景德镇民间陶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出了独树一帜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吴君燕  吴军勇 《景德镇陶瓷》2004,14(3):42-42,44
古希腊雕塑中,断臂的维纳斯以充分展示女性特有的温柔、美丽、永恒、青春著称于世,其严格遵循解剖学规则的形体婀娜充盈,且不失庄重,形体更蕴含了内在修养、美德,体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高度统一。由于某种原因,这尊雕像残缺了双臂,但这并没妨碍人们的审美,相反,雕像由此获得了一种更大的审美价值。它的妙处我以为在于雕像体现了一种残缺艺术美。  相似文献   
4.
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之历史渊源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书与画浅谈     
中国画绵延了千年的安宁和辉煌来到现在,渐渐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起因,或者说是这些问题的主因,其实是中国画的所谓当代化的问题。中国画的前世顺理成章了,中国画的今生呢?似乎谁都觉得出现了问题。那么中国画,或者说中国艺术,是否也是一个当代化的问题呢?作为特立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吴军勇  吴君燕 《陶瓷研究》1996,11(3):123-125
众所周知,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景德镇自唐五代生产瓷器历宋、元至明代已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瓷都”声誉从此驰名中外.中国瓷器在艺术风格上,集中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构成这一特色的三大要素即质地美(瓷质、釉色)、造型美和装饰美.这里我主要在装饰技法上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