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制备(KNO3-LiNO3-Ca(NO3)2)/膨胀石墨粉(Expanded graphite,EG)复合相变材料过程中,硝酸共晶盐与EG的混匀程度直接影响着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KNO3、LiNO3、Ca(NO3)2按一定比例熔融混合制备得到共晶盐,然后再加入不同质量的水使共晶盐溶解,最后再将设定质量比的EG加入并搅拌混匀,加热将水分蒸发完全后得到复合相变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EG的微观形貌,用综合热分析仪(DSC Q600)测定所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值并用导热仪测量其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EG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相变材料,当溶解水量大于200g时,热物性较为理想。另外,EG含量越多,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层叠式高温相变蓄热系统的传热特性,采用二元熔盐Solar Salt(质量比NaNO_3:KNO_3=6:4)为相变材料,以空气为换热介质,记录不同风速下蓄热箱体内部的温度变化。通过层叠式高温相变蓄热系统的放热实验,分析蓄热箱体内部蓄热单元的传热特性,进而对蓄热箱体内部传热效率低的区域进行传热优化。通过在相变材料Solar Salt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而改善传热效率低的区域。实验表明:在蓄热箱体内部,靠近出风位置的蓄热单元A2降温到200℃所需时间分别比靠近进风位置的蓄热单元B2和C2多10.5%和37.4%。为解决靠近出风位置的A列蓄热单元传热效率低的问题,在A列蓄热单元的Solar Salt中添加膨胀石墨,可以显著改善蓄热箱体内部的传热情况,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换热能力,且风速为1.53 m/s时相邻配比材料效率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4.
高盐废水在废水中属于极难处理的一类,对环境危害极大。为了高效处理高盐废水,设计了一种直接接触的曝气式增湿除湿蒸发工艺,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工艺进行模拟。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0%,确立了模型的可靠性及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为降低曝气式增湿除湿蒸发工艺的能耗,对曝气式增湿除湿蒸发工艺进行多工况模拟。结果表明,蒸发速率随溶液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型增长,随盐度的增大而减少。冷凝效率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初始内部冷却水量的升高而升高。增湿除湿系统造水比随着溶液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能量消耗比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大造水比为1.79,最小能量消耗比为0.77。根据造水比和能量消耗比得出系统最佳工作范围:溶液温度为60~80℃,冷凝温度为20~40℃。  相似文献   
5.
通过膨胀石墨粉与石蜡混合制备相变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该储能材料的传热性能。为研究膨胀石墨/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机制,提出了膨胀石墨粉与石蜡混合后的3尺度层次固体有效导热系数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具有不同体积分数和不同导热系数的膨胀石墨导热颗粒的膨胀石墨/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能够有效地提高石蜡的导热性能,当膨胀石墨的体积分数为10%时,膨胀石墨/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是纯石蜡的9倍。此外,提高底层尺度的石墨片与石蜡的混合程度及降低底层尺度石墨的体积分数都能有效提高膨胀石墨/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所得结论为探究膨胀石墨粉提高相变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为新广州水泥厂(GCPN)新建1条6000t/d熟料的水泥生产线。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以北33km的花都区炭步镇乌茶布矿区青龙岗矿段石灰石矿,是该项目的主要矿石原料来源地。该项目的建设采用以FIDIC合同条款为基础的工程总承包的方式进行,目前工程即将交付、比主使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用于计算CO2超临界状态下换热和压降的关联式,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ettersen修正的换热关联式和Yin修正的换热关联式偏差较小,Churchill的压降关联式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8.
1 项目土地利用概况 广西某项目为山坡露天矿山开采,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开采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开采法.项目占用土地面积为53.25hm2,其中矿区范围内采矿场占地面积为52.13hm2,矿区范围外包括破碎系统和矿区外矿山道路,破碎系统占地0.46hm2,矿山道路占地0.66hm2,全部为临时占地.项目占地中1.21hm2为林地,1.09hm2为牧草地,其他占地全部为裸岩石砾地,部分地方生长有灌木、杂草.未占用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合理反映损伤的混凝土结构振动控制方程,考虑损伤结构引起的拍振现象,引入弹簧线圈和阻尼线圈,分别串联组成复刚度弹簧和复阻尼器,建立一种新的非线性振动物理模型,通过构建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给出一般化振动方程的数学模型和关键参数的物理意义解释。最后通过对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的能量分析,建立结构损伤与控制方程关键参数的单调变化关系,为寻找反映结构非线性损伤变化的识别指标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引入信息熵理论的砼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振动特性的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综述,提炼出损伤识别指标的敏感性不足、非线性分析困难、适用范围有限、实验验证方法单一、数值模拟不合理等不足。进而在理论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将耗散结构和信息熵理论系统引入到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领域中,通过构造信息熵指标来反映系统损伤的无序程度,在传感器的布点优化、损伤位置的确定、损伤程度的量化和处理结构损伤上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有望利用信息熵理论来部分解决目前存在的混凝土结构损伤领域的难点,为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