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研究了镁基复合材料的热挤压过程,探讨了挤压过程中镁基复合材料内部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与之相对应的挤出过程中复合材料内部晶粒大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挤压模具定径带处有明显的应力和应变集中,温度场对于复合材料内部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弱于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邻甲酚和叔丁醇为原料,自制的固体超强酸S2O28-/MnO2/Fe2O3-Al2O3作催化剂,合成了2-甲基-6-叔丁基苯酚。通过对酚、醇的摩尔比,回流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的考察,酚、醇的摩尔比为1.0∶1.7,催化剂用量为3%(占加入物料总量),回流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80℃。产率达89.04%。  相似文献   
3.
以三氯化锑和硝酸铁为主要合成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新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28-/Sb2O3-Fe2O3。并将催化剂用于丁醛乙二醇缩醛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0 h,(NH4)2S2O8浸泡液浓度为2.0 mol/L。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最佳条件为:n(乙二醇)∶n(丁醛)=1.5∶1.0,反应时间为1.2 h,催化剂用量为0.8 g,带水剂用量为12 mL,丁醛乙二醇缩醛收率可达71.5%。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自制的S2O28-/Sb2O3-SnO2-La3+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阿司匹林.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n(水杨酸):n(乙酸酐)=1:1、反应时间为25 main、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的15%,此时阿司匹林的收率可达81.33%.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微型化教学,复合现代化学理念,有利于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以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实验为例,与常规实验方法相比较,绿色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用量少、时间短、经费省、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贵州铜仁某电解锰厂的电解锰渣为主要原料,以SiC为高温造孔剂和木炭为低温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探讨了温度对样品厚度和直径的影响及SiC掺入量对样品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解锰渣高温液相的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好,利用电解锰渣制备多孔陶瓷时,SiC的成孔性能优于木炭;1170℃处理的样品的抗压强度为6.55 MPa,随着SiC的添加量增加,样品的抗压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自制的S2O28-/Sb2O3-SnO2-La3+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阿司匹林。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n(水杨酸)∶n(乙酸酐)=1∶1、反应时间为25 min、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的15%,此时阿司匹林的收率可达81.33%。  相似文献   
8.
以探究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查阅文献及物理化学实验课本,自行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不注重实验的最终结果,采取双阶段考核模式,以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结果表明物理化学设计性实验改革是一个成功案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电解锰渣为原料,采用预处理-混料-陈化-成型-焙烧的方法制多孔材料,并用其对含汞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的研究。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考察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造孔剂含量对锰渣多孔材料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取锰渣多孔材料的最佳条件为:烧结温度为1020℃,保温时间60 min,造孔剂碳粉含量为20%。用该锰渣多孔材料对模拟含汞废水中Hg2+进行吸附,同时对锰渣多孔材料的造孔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碳粉做造孔剂为最佳,Hg2+去除率达到56.5%。  相似文献   
10.
六氮苯芳香性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 G(d,p)水平,对六氮苯环分子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发现六氮苯环分子具有类似苯的键长平均化,分子结构平面化。在同键反应的基础上,用基团加和法,在B3LYP/6-311 G(d,p)水平,估算了六氮苯环的磁化率增量和各向异性磁化率,六氮苯环的磁化率增量和各向异性磁化率值都为负值。在同一水平估算了六氮苯环分子的核独立化学位移,与在同一水平上估算的苯等物质的核独立化学位移进行比较。结果都表明六氮苯环分子具有较强的芳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