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第一章 汽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流动状态及传质效率 早期对塔板上汽液两相研究是以鼓泡状态为基础,从五十年代起涉及喷射状态并发展出一些喷射型塔板。每种流动状态的传质机理是不相同的,近年进行了细致的微观研究。对于鼓泡状态Burgess及Calderdank测量了筛板塔上的鼓泡当量直径,如图1-1所示,并得出了相间面积。对于喷射状态,亦进行同样研究,实测得液滴直径,见图1-2。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热泵精馏的基本热力学特性,提出了供热系数的几种表达形式及计算方法,并以理论供热系数COP_(th)代替最大供热系数COP_(max),用以衡量热泵精馏的可行性及计算实际供热系数COP_p值。 本文还介绍了塔顶蒸汽直接压缩式热泵精馏实验。实验表明,该装置操作稳定可靠,易于控制,利用塔底辅助再沸器可以控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运转。在热泵精馏实验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常规精馏实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热泵精馏节能显著,其实际节能效果与计算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蒸馏过程的节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油化学工业中,蒸馏是最重要且应用最广泛的化工分离操作。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某些化工企业中,主要能量消耗均在蒸馏操作上。因此,研究探索蒸馏过程的节能途径并应用于工业实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策略—结合图论和基团贡献法的分子设计方法。提出基团触角数、基团特征因数、分子特征因数的定义和分子结构完整定理使基团组合为分子过程自动完成 ,通过予选基团、限定分子基团数及有机物分类法减小合成问题尺寸。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无毒高温载热剂设计和芳烃与非芳烃分离的萃取精馏溶剂设计 2个实例 ,检验了方法的可靠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 填料塔作为一种气-液接触式传质设备,已在蒸馏、吸收和汽提等操作中广为采用。多年来,填料塔的应用大多局限于: (1) 需要压力降较低的蒸馏,这种情  相似文献   
6.
朱慧铭  吴锦元  凌太平 《石油化工》2000,29(11):856-862
提出了在大型合成氨厂生产中汽提塔的改进技术 ,即用大通量规整板波纹填料代替原有的散堆鲍尔环 ,并使用特殊的槽式液体分布器及增设一套高效丝网除沫装置 ,解决了该塔长期存在的由于汽提蒸汽增加导致出口混合蒸气温度过低的技术难题 ,并使残液中氨的质量分数降至 1× 1 0 - 6,COD(化学需氧量 )降至 3× 1 0 - 6。具有重要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图论和基团贡献法进行分子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策略--结合图论和基团贡献法的分子设计方法。提出基团触角数、基团特征因数、分子特征因数的定义和分子结构完整定理使基团组合为分子过程自动完成,通道予选基团、限定分子基团数及有机物分类法减小合成问题尺寸。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和设计步骤,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无毒高温载热剂设计和芳烃与非芳烃分离的萃取精馏溶剂设计2个实例,检验了方法的可靠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高浓度二乙烯基苯的新型分离工艺。即用双塔串联流程代替原有工艺中的一个粗馏塔,并在塔内装填高效、低压力降的波纹填料,解决了聚合物堵塞塔的技术难题,并使二乙烯基苯的浓度达到56%-58%。  相似文献   
9.
丁醇、辛醇废液回收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改进的丁醇、辛醇废液回收技术,即用一个高效蒸馏塔代替原有的两个间歇塔,并在塔内使用高分离效率的丝网波纹填料。对于处理能力5 kt/a 的回收装置,其投资可减少100 万元,具有较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几种填料塔的内件结构,即双排管分布器、改进的斜板式液体收集器以及二种复合式支承—收集—再分布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