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竹青竹黄的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竹制品厂加工的毛竹竹青、竹黄碎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九类主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竹青部分的纤维素为42.94%,总木质素为25.23%,竹黄部分纤维素为42.16%,总木质素为24.72%。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同时对竹子加工碎屑的有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聚合法,用环氧氯丙烷做交联剂制备玉米淀粉接枝顺丁烯二酸酐农用吸水树脂.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0℃,环氧氯丙烷与玉米淀粉摩尔比为0.2,顺丁烯二酸酐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接枝共聚物在蒸馏水和0.9wt%氯化钠溶液中吸水倍率分别为330g/g和63g/g.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热分析研究表明,吸水树脂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高活性高密度Ni(OH)2超微粉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Ni(OH)2的制备工艺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工艺制备过程、工艺条件、工艺原理及其主要特点。给出了制备Ni(OH)2的粒度范围、形貌、堆积密度等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畲族居住区利用红曲、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药曲酒的工艺特点,理化指标,细菌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红曲酒产业化生产发展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竹制品厂加工的毛竹竹青、竹黄碎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九类主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竹青部分的纤维素为42.94%、总木质素为25.23%;竹黄部分纤维素为42.16%、总木质素为24.72%。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同时对竹子加工碎屑的有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提取竹纤维素为交联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制备竹纤维素-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结果表明:聚合体系温度85℃,搅拌速率为150r/min,聚合3h,当软硬单体的体积比4:1,硬单体中甲基丙烯酸与醋酸乙烯酯体积比为1:4,引发剂用量为总量的0.30%,竹纤维素添加量为总质量的0.6%,反应时间为3h,可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压敏胶,其黏度为21.3 mPa·s,剥离强度为0.692 N/mm,可为新型竹纤维素基质压敏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紫外—可见光谱在色素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素对紫外 -可见光谱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收的特征为依据 ,对色素及含色素饮品进行定性鉴别 .天然色素较合成色素成份复杂 ,因此选择蒸馏水、无水乙醇AR、氯仿AR、石油醚 (6 0~ 90℃ )AR 作溶剂提取出红曲色素 ,分别测绘紫外 -可见光谱图及峰位值 ,以此鉴别红曲粉的真伪和质量判别 .合成色素大多为水溶性染料 ,按1.0× 10 -2 g/l[1] 配成水溶液 ,上机扫描测绘得紫外 -可见光普图和峰位值 ,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绘样品的谱图和峰位值进行比对 ,从而鉴别是否属于用一种色素以及色素的纯度是否与样品相一致 .  相似文献   
8.
紫外-可见光谱在色素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色素对紫外-可见光谱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收的特征为依据,对色素及含色素饮品进行定性鉴别.天然色素较合成色素成份复杂,因此选择蒸馏水、无水乙醇AR、氯仿AR、石油醚(60~90℃)AR作溶剂提取出红曲色素,分别测绘紫外-可见光谱图及峰位值,以此鉴别红曲粉的真伪和质量判别.合成色素大多为水溶性染料,按1.0×10-2g/l[1]配成水溶液,上机扫描测绘得紫外-可见光谱图和峰位值,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绘样品的谱图和峰位值进行比对,从而鉴别是否属于用一种色素以及色素的纯度是否与样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β-环糊精衍生物为功能单体,氨基甲酸乙酯(EC)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氨基甲酸乙酯有特异性识别和吸附的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C-NMR)、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EC的选择性识别性能,构建Scatchard模型理论方程。结果表明,设计的反应合成路线合理,成功制备出新型EC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联分子作用对EC产生分子识别作用,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功效。构建的理论方程定量解析出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有两类识别位点,动态理论方程体现出其优异的吸附特性。有关结果可为无特异性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去除和分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