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玉翔 《云南化工》2000,27(6):33-34
用纸浆及三角瓶过滤水溶性P2O5和提取枸溶性P2O5,比滤纸过滤方法节省时间2h以上,且纸浆可反复使用,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EDTA直接络合滴定磷矿石中钙的分析方法。本文对磷矿石中常见离子作干扰实验,证明用TEA-淀粉可掩蔽之。本试验用王水溶解试样,溶液在pH>12.5的碱性介质中,钙黄绿素-百里香酚酞与Ca2+形成绿色荧光络合物。用EDTA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为终点,已用于标准物质及实际矿样分析。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微波加热技术用于重量法测定SO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玻璃坩埚过滤BaSO4沉淀,微波加热恒重,测定磷矿石、湿法磷酸及合成标样中的SO42-,利用提高酸度和一次性加入BaCl2溶液减少干扰离子的共沉淀现象.通过试验确定了微波恒重时间45min即可,并推荐磷矿试样采用酸溶分解法,好于熔融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绿茶贮藏环节易氧化、陈变的行业难点问题,以温度、湿度、含氧量、干茶含水量为控制变量,研究差异化调控对绿茶贮藏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最大限度保持绿茶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的贮藏条件。通过均匀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优化建立了扁形绿茶的贮藏品质控制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在贮藏6个月后增加幅度明显,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显著。优化获得绿茶贮藏协同品控参数:干茶含水量4.5%,温度25 ℃、相对湿度55%、内包装含氧量0.2%,在该条件下绿茶贮藏感官风味和化学物质保留率最为稳定,其中茶多酚、儿茶素和感官评分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28、1.10、2.09。本研究可为绿茶贮藏流通、保鲜控制规程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硫磺中的微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硫磺中的微量铁,与比色法相比,本法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样品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相符,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样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磷矿石SiO2测定中样品分解的最佳溶样方法。以SSA为辅助溶剂,能有效的抑制Ca、Mg、Fe、Al及稀土元素与HNO3-HF体系形成"再生沉淀[1]",在HNO3-HF-SSA体系中可很好的实现对样品的分解,该体系的溶样时间仅为20min,实现了快速测定的目的且大幅度降低能耗。样品8次测定的最大绝对差值为0.26,回收率为99.80~100.05%,测定结果等指标优于国标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磷矿石中微量砷的新方法,以硝酸银—乙酸—聚乙烯醇(PVA)—乙醇作为砷化氢吸收液,Zn-KI-SnCl2为还原体系的新银盐光度法测定砷。As3+质量浓度在0~7.5μg/5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方法回收率为96%~100.5%,分析含砷1.60×10-3%,RSD为1.23%,方法检出限为1.9×10-6g/L。  相似文献   
8.
磷矿石中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关系式的确定及应用周玉翔(云南磷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海口磷矿昆明650113)中图分类号TQ440.4本文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了磷矿石中MgO和CO2的线性回归方程,运用该方程对云南滇池地区及国内部分主要磷矿石中的MgO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9.
壳寡糖处理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1.5%(g/g)壳寡糖浸泡处理柑桔果实1min,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取出晾干,贮存于20℃,85%~95%RH条件下,研究壳寡糖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壳寡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柑桔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延缓柑桔果实组织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能降低柑桔果实贮藏期的发病率.说明1.5%壳寡糖处理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壳寡糖作为生物保鲜刑在柑桔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公司的特点和茶产业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实现途径,提出一条适合中小型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