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讨论了以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的最佳方法。将此非均相催化剂运用到对苯甲酸与异丁醇之间的酯化反应中,重点讨论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对苯甲酸异丁酯收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n酸:n醇=1:3时,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0%,回流反应时间为2.5h时,苯甲酸异丁酯收率可达90%以上,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沿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为指导,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回顾和反思。从五个方面:(1)对实验进行微型或半微型化设计,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2)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增大设计性有机合成实验比例。(3)及时将先进实验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4)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点,选用先进测试手段进行物质结构分析。(5)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开展立体化教学,综述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沿,并提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加强实验原理指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加强实验原理指导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低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一缩合反应机理,通过控制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加入聚乙烯醇改进其初粘性,加入三聚氰胺改进其耐水性并加入甲醛捕捉剂降低产品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采用二次缩聚工艺,控制脲醛比pH值以及反应温度来减少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在较强酸度、低温度条件下实现了树脂的合成,减少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加入(NH,)H2PO4基体改进剂消除干扰,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茶叶中的镉含量.显著性检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方法检出限为0.52ng/mL.相对标准偏差0.6%(n=7),回收率为92.4%~106.5%.  相似文献   
6.
以Al2(SO4)原料采用中和法制取聚合硫酸铝絮凝剂,并用合成的絮凝剂对南湖水进行絮凝实验,通过本实验对该絮凝剂在不同条件下絮凝数据分析(如:投加量、温度、沉降时间、酸度、外力作用等的变化),来讨论该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效果。(絮凝效果以絮凝后溶液的残余浊度为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讨论用新型催化剂KF-AL2O3合成乙酰乙酸乙酯,同时考察了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证明:用KF-Al2O3催化剂的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温度为25℃,也就是在室温下,乙酸乙酯物质的量与催化剂KF-AL2O3物质的量之比为2比1此时产率最高.实验中还了讨论采用了煤油或庚烷、辛烷...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钛、钼酸铵等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MoO3-TiO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着重探讨了影响制备催化剂活性的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活性。结果表明SO24-/MoO3-TiO2最佳制备条件是:在pH为8时,将沉淀陈化24h,用浓度为0.5mol/L硫酸浸渍,在马弗炉中500℃灼烧3小时。此时SO24-/MoO3-TiO2的催化活性最高,催化乙酸异戊酯酯化率达90%左右,同时重复利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油茶皂素是一种纯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分散等表面活性以及抑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农药、医药、食品等领域.通过对近年来茶皂素的结构、提取与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车内残余有害气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以一新小型家用汽车为分析检测对象,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来分别检测的甲醛、苯、TVOC(总有机挥发物)含量,甲醛用酚试剂法检测,苯和TVOC用气相色谱方法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