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卢正滔  姜从斌 《化肥工业》2012,39(4):1-2,36
简要介绍了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HT-L)的主要特点,概述了临泉、濮阳2套示范装置3年来的运行情况及近期300 kt/a甲醇项目、300 kt/a合成氨项目的开车情况以及6.5 MPa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研发进展情况。与4.0 MPa粉煤气化技术相比,6.5 MPa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设备投资可减少20%,吨合成氨或甲醇能耗可降低5%左右。  相似文献   
2.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化炉作为气流床煤气化的核心设备,通常分为燃烧室和激冷室两部分。其中,下降管-上升管结构的激冷室在煤气化装置中广泛应用。本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激冷室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研究,分析了激冷室中出现合成气从黑水管串气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串气问题提出了三种激冷室结构改进方案:延长黑水出水口(结构A);向下延长上升管(结构B);靠近黑水出口管方向,在上升管上增加挡板(结构C)。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改进方案均能够避免串气问题。此外,还对不同结构激冷室黑水池中液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激冷室结构对不同粒径灰渣颗粒带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C的激冷室灰渣带出率最小,其次为结构A,这两种结构方案适用于对滤饼无回收利用的情况;相比原始结构,结构B对粒径≤20μm的颗粒带出率较高,大颗粒带出率降低,更适合对滤饼中残碳回收利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4.
HT-L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HT-L航天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流程,示范装置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以及考核鉴定情况.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成套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对关键设备气化炉和气化烧嘴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重点描述和分析,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该公司研制生产的控制阀门的特点和使用情况,最后对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两个示范装置的建设、开车和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凤凰山无烟煤(FHS)和寺河无烟煤(SH)作为航天炉的气化原料煤,考察了其燃烧特性、气化反应性及煤灰流动性,并与神木烟煤(SM)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烟煤的着火温度比典型烟煤的着火温度高150℃~250℃,且燃烧性能较差,一方面气化炉开工阶段需对开工燃烧器的物料参数进行优化以确保顺利点火,另一方面需对主燃烧器进...  相似文献   
7.
研究粉煤气化过程中潜在有毒微量元素的富集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不仅有理论意义,且有很大的实际价值。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工艺系统为基础,依托某航天炉实际工厂运行数据,设计了痕量元素在线取样系统,采用分析化验的方法,研究了粉煤气化过程中Cu、Ni、Zn等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航天粉煤气化过程中,煤中Cu、Ni、Zn迁移到固相中的比例分别为99.76%、96.82%、97.47%;迁移到液相中的比例分别为0.16%、0、0.95%;迁移到气相中的比例分别为0.08%、3.18%、1.58%。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2年在役运行的7台航天炉试烧的数十种煤的媒质分析、试烧工况统计数据,分析航天炉对煤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有着广泛的煤种适应性,通过配煤、配助溶剂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工厂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同轴气固射流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颗粒浓度较低的工况。为了研究稠密同轴气固射流的流动特性,采用了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耦合离散元模型(DEM)的方法对该体系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孔隙率对气固曳力的影响和颗粒间的碰撞作用。由于射流过程中,气体对颗粒的作用占主导,分别考虑了不同环形气体速度和气固曳力模型对气固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在不同气速下稠密气固两相射流的颗粒弥散特性,与实验现象定性一致。在较高气速下,引入湍流模型对预测结果有显著影响,模拟得到的颗粒弥散程度较大。不同气固曳力模型对颗粒弥散的预测有明显影响,WenYu曳力模型下颗粒弥散程度较大,Gidaspow模型次之,SyamlalO’Brien模型给出的颗粒弥散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