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洞、缝三重介质油藏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较为普遍.采用Warrant-Root的方法建立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Lord Kelvin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各向异性无限大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在拉氏空间中的无因次压力响应函数.通过计算得到了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理论图版,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无边、底水气水同产气藏产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渗透无边、底水气藏生产井出现气、水同产问题,产水的原因及其对开发的影响受到油藏工程师的关注。为此,分析了两个低渗透碳酸盐岩气、水同产气藏,通过对生产资料统计分析、理论分析和判断方法的研究,解释了无边、底水气藏的产水原因:孔隙毛细管力作用导致的气水同层,存在气水过渡带;在非均质条件下,气水界面并非水平界面或斜面,而是呈不规则起伏的界面,在此界面之下的气水过渡带高度不同,相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高度也不同;处于低渗透气水过渡带的生产井在大生产压差作用下地层水开始流动,生产井产水量与产层部位水的饱和度有关。研究表明,尽管存在气、水同产,但产水规模不会对气田整体开发造成大的影响,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生产井井底积液,以提高该类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油气藏开发早期,及时对油气井产能作出合理的预测,这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洛带气田气井均采用压裂开采,测井资料是在压裂前测得的,而产能是在压裂后获得的,所以用常规的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很难预测压后产能。文章对压后影响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灰关联度排序表明,压后产能与原始测井解释的渗透率关联性小,而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孔隙度、有效厚度、泥质含量和地层压力;引用遗传神经网络法,编制预测程序,利用测井资料通过模型训练,对气井的产能进行预测,误差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发育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露头描述,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石英自旋共振测年分析、定向样品声发射实验和岩石力学性质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的形成期次和控制因素。认为裂缝发育经历了5个时期:第一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早期,裂缝充填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约95℃;第二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均一温度为110~130℃;第三、第四、第五期裂缝舂别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早中期和中晚期,均一温度分别约为146℃、173℃和220℃,以喜马拉雅期中晚期构造活动最强烈,产生的破裂最强。研究区裂缝发育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①构造应力强度决定的岩层构造变形程度,一般变形程度越大,构造裂缝越发育,如构造高部位,轴部等裂缝较发育。②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及刚性岩石的分布情况、岩层厚度等,随着岩石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加,抗张强度减小,易产生破裂;砂层厚度越薄,裂缝越发育,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图6表3参18  相似文献   
5.
非均质注水开发砂岩油藏的注水利用率是注水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注水利用率和主要能量驱替类型是随开发过程变化的,通过阶段性的存水率、耗水比和能量驱替指数等参数计算,确定阶段注水效果,从而进行后期注采方案调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笔者通过以上参数的计算和评价,认为石南J2t2油藏开发初期以弹性能量驱替为主,随注水的开发,以注水能量驱替为主,边底水能量驱替次之,弹性能量贡献不大;存水率随开发的进行逐渐降低,注水利用率逐渐减小,近期产水有快速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注水利用率主要受沉积相、储层非均质性、储层介质类型及水力裂缝方位、半长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与气井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渗透气藏生产井产量及递减规律受生产压差、地层压力变化和储层开发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试验和分析实际生产动态资料,探讨了应力敏感对储层物性和单井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应力作用的数学模型,并获得其无因次产量拉氏空间解,从理论上阐述了应力敏感对气井产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对地层渗透能力影响大,进而影响产量及其递减规律。在生产管理中要采取合理的开发技术方案,防止井底地层压力迅速下降导致渗透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榆林低渗透气藏产水原因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气藏常存在气水同产现象,其原因及其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受到很多油藏工程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解释了低渗透气藏产水的类型为凝析水、原始地层水和边、底水;孔喉毛管力作用导致气水同层,存在高气水过渡带,致使所有气井产水;在非均质条件下,某含气饱和度的气水界面并非水平面,而是呈不规则的起伏界面;气井产水导致井底附近地层导流能力降低、井筒积液降低生产井生产压差;平面上气井产水存在较大差异,局部区域产水量大,影响气藏开发。  相似文献   
8.
油田生产过程中,对开发中~后期各开发指标的预测是相当重要的,准确的开发指标预测是制定和调整开发方案的基础,预测的模型多种多样,应研究选取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樊家川油田产,量变化呈峰型,本文选用Weibull峰型开发模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对油田中~后期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程度高,预测得到的油田中~后期开发指标为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真空自耗电弧熔炼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真空自耗电弧熔炼(VAR)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熔炼速率和冷却条件对VAR过程中熔池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熔炼速率下,VAR过程中温度场由初始阶段的动态过程逐渐演变为稳态过程;熔炼速率对VAR过程温度场影响显著,表现为随熔炼速度增大,VAR熔池变宽变深,达到稳态熔炼阶段的时间缩短;而冷却条件仅对VAR过程熔池达到稳态阶段的时间和铸锭高度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是影响含水上升率及开发效果的本质因素。依据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类型等将双河油田的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含水上升规律,指出了Ⅲ、Ⅳ类储层单元的挖潜途径,现场应用表明,挖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