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煤炭在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对精煤的影响非常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具有高效分选效果的浮选柱。把煤样分成两组,运用浮选柱考察不同入浮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从精煤质量指标看,第一组的灰分为11.17%,产率为59.24%,第二组的灰分为11.96%,产率为61.35%;可见随着入浮浓度的增加,精煤的产率和灰分都在增大,由于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尽量降低精煤灰分,所以较低的入浮浓度是优先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不黏煤煤泥浮选捕收剂的用量,探索不黏煤 表面改性后的最优浮选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小筛分、小 浮沉等方法,得到了不黏煤煤泥的红外光谱、粒度组成、密度 组成;进行多因素逐项试验、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的浮选条 件、各因素的主次顺序等.结果表明,不黏煤煤泥经司盘80 进行表面改性后,可以在较低捕收剂用量的条件下,获得较 高的精煤产率和较低的精煤灰分;最优浮选条件为:捕收剂 用量13kg/t,司盘80用量5kg/t,起泡剂用量195g/t,矿浆 浓度60g/L;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捕收剂 用量>司盘用量>起泡剂用量>矿浆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