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研究了一台将全部蒸发埋管布置在回料阀中的11,t/h返料换热型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的燃烧传热特性.结果表明,锅炉分离器及回料阀中均存在显著的燃烧份额,并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回料阀埋管内工质蒸发量随锅炉负荷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其蒸发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基于回料阀内循环灰碳平衡,对锅炉满负荷条件下的循环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循环灰特性及锅炉低负荷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劣质煤所占的比重较大,且环保要求逐渐严格,因此发展高效洁净燃烧劣质煤的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十分必要。重点分析了目前中小型工业CFB锅炉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炉内燃烧时间不足、受热面布置和磨损相矛盾等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中小型工业CFB锅炉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一台小型鼓泡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上,考察抚顺油页岩干馏残渣污染物排放特性;同时采用炉内石灰石脱硫技术和天然气再燃脱氮技术,考察石灰石添加量对油页岩干馏残渣脱硫效率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天然气再燃对脱氮效率和飞灰未燃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化床床温的升高,SO2和NO质量浓度均单调增加;当床温为800、850和900 ℃时,其Ca/S摩尔比临界值分别约为1.15、1.30和1.20;若Ca/S摩尔比小于临界值,则炉内脱硫反应为放热过程,石灰石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炉内燃烧稳定性。此外,在流化床内采用天然气再燃脱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脱氮效率随再燃区温度、天然气再燃比和再燃区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且对飞灰未燃碳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结合目前废旧轮胎资源化处理现状及研究成果,本文对热解机理、热解技术进行分析、对比,着重介绍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粒径、催化剂等工艺参数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分析表明Coast-Redfern积分法所得动力学模型较准确,平均反应活化能为129.5kJ/mol;现有的研究表明,热解温度对产物产率影响最大,气相产物与液相产物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液相产物产率相对较高的热解温度在500~550℃范围内,固相产物品质较高的热解温度在500~650℃范围内。其次对其固、液、气三相产物特性及应用和污染物(S、PAHs)的分布与控制方法做了归纳总结,为废旧轮胎热解技术向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锅炉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拓展课程深度,将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素质提高相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