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东北某水源地汛期后冬季低温水质特点,开展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膜污染机理研究,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水温、膜通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3个因素为自变量,归一化膜比通量(NSF)为响应值,研究他们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温高于4℃,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均显著;水温低于4℃时,膜通量和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污染后的超滤膜进行微观检测,发现膜丝表面吸附的污染物以高岭土为主,腐殖酸为辅。通过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 g/L,2 h)和盐酸(质量浓度5 g/L,5 h)浸泡的离线性化学清洗方法可去除膜孔内堵塞的污染物,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适宜的膜过滤运行工艺,为膜过滤法饮用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以抚顺大伙房水库水为原水,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为试验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处理水量、过滤时间、加药量等因素对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确定显著影响因素和最佳运行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出微絮凝-超滤膜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处理水量为2 m3/h,过滤时间为40 min,加药量为5 mg/L,其中显著影响因素为处理水量.结论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最优参数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处理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处理效能远高于传统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