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了解化公司氨吸收混合制冷装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了改造措施 ,并对改造前后的指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我公司多年来与农科部门密切配合 ,结合调整化肥产品结构 ,大力开展农化服务 ,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情况 ,说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该公司利用合成氨系统废氨水,采用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实施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并副产硫铵用作农业化肥,达到既治理污染,又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锅炉烟气中SO2排放浓度超标的问题,比较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技术的优缺点,选择了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以合成氨装置回收的低浓度氨水为吸收剂进行锅炉烟气脱硫,并制得硫酸铵产品.介绍了LS氨法喷雾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针对投运后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改进措施;粉煤锅炉监测数据表明,烟尘排放浓度和SO2排放量均小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2台锅炉的脱硫效率分别达到94.8%和98.2%.  相似文献   
5.
曹锐  尚乃明 《中氮肥》2005,(3):24-26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选择高效、节能的氨合成塔内件已成为中氮肥企业的首选。目前,卡萨利氨合成技术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日产千吨的大型合成氨装置上,在中型氮肥企业只有黑龙江化肥厂、盘锦化肥厂、刘家峡化肥厂应用了该项技术。我公司针对原合成氨装置产能低、能耗高的问题,于1992年首次引进了瑞士卡萨利φ1000mm轴径向氨合成工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内件漏催化剂、产量不达标等问题。经过技术改进后,装置于1998年11月重新投入运行后,顺利实现了达产达标.取得了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6.
尚乃明 《中氮肥》2000,(1):21-21
在我厂煤制氨系统总体技术改造中,气体净化部分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脱除粗煤气中的CO2、H2S、COS、石脑油等杂质。为低温甲醇洗提供新华通讯社量的主要是氨吸收制冷装置,由于低温甲醇洗是在-36℃条件下吸收,温度较低,氨冷器蒸发的气氨压力就很低[蒸发压力指标为一0.0334MPa(g)]。为满足冷冻装置氨吸收制冷对吸收压力的需要,配置了一台排气量为21900m^3/h,电机功率为1800kW的大型电动透平氨压机组,因该机组具有吸入气体温度低,入口为负压的特点,在我厂又是首次使用,试车中出现了一些预想不到的故障,我们经过分析,采取对策,使机组顺利通过了化工投料试车。  相似文献   
7.
鲁奇加压气化炉煤锁气回收方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鲁奇纯氧加压气化炉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加煤时放空的煤锁气回收的必要性,并针对煤锁气回收难的问题,提出回收技改方案,通过两种技改方案的比较优选,最终实现将煤锁气回收返回合成氨生产系统,增加了合成氨产量,达到增产降耗、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厂合成氨制冷工艺一直采用传统的氨压缩制冷。1998年,在煤制氨总体技术改造中首次采用国内设计的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该装置投运已近一年的时间,工艺操作稳定,与氨压缩制冷工艺对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性。1 工艺流程该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主要由吸收、精馏、冷图1 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图1-吸收器;2-浓溶液贮槽;3-氨水泵;4-溶液热交换器;5-发生器;6-精馏塔;7-冷凝器;8-液氨贮槽;9-回流泵;10-排出氨换热器;11-过冷器;12-氨冷器;13-…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二甲醚的主要理化性质及用途。结合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在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困难,就煤制二甲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厂液氮洗装置是“九五”期间从法国液空公司引进含专利技术的设备,用于我厂褐煤加压气化制氨系统铜洗工艺改进。液氮洗是目前世界上一种比较先进的CO气体净化方法。该法工艺流程简单,气体净化度高,气体净化过程中不仅能把碳的氧化物清除干净。而且,几乎全部清除了气体中的CH4和Ar,极大地减少了氨合成过程中循环气的排放量,减少了因排放造成氢的损失,并能按氨合成要求完成N2:N2=3:1的配制,有利于氨的合成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