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渝  张渊明  岑颖洲 《化学世界》2004,45(10):515-518
在假一级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化剂,通过测定β-未取代的四苯基卟啉(TPP),以及不同β-取代的β-Cl8TPP、β-Br8TPP、β-Br4TPP、β-NO2TPP、β-(CH3)8TPP及其金属锰配合物的氧化破坏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常数,获得了卟啉配体的稳定性顺序为TPP>β-(CH3)8TPP>β-Br8TPP>β-Cl8TPP>β-Br4TPP>β-NO2TPP,β位位阻越大相应的卟啉配体越稳定,并由此推导PhIO由β位进攻卟啉配体。β-取代锰卟啉的稳定性顺序为:Mn(β-Cl8TPP)Cl>Mn(β-Br8TPP)Cl>Mn(β-Br4TPP)Cl>Mn(β-NO2TPP)Cl>Mn(TPP)Cl>Mn[β-(CH3)8TPP]Cl,并与在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中的稳定性一致,β位吸电子作用越大相应的锰卟啉越稳定,并推导由氧化能力更强的高价金属-氧中间体以位阻较小的面对面方式进攻β-取代锰卟啉。  相似文献   
2.
屈伟月  唐渝  杨骏  岑颖洲 《农药》2005,44(6):259-260
2,3,5,6-四氯对苯二甲腈与无水氟化钾在DMF中于110℃反应4h,产物2,3,5,6-四氟对苯二甲腈的收率为71.2%,含量98.3%。用简单方法对KF和DMF进行了无水处理,讨论了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的影响,并用红外、气质联用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抗肝炎类瑶族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瑶族民间抗肝炎植物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调查,有属于33科47种的植物药有抗肝炎作用。并对其中的野葛花、枸骨叶、白马骨和小紫金牛护肝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GC—MS分析中国南海总状蕨藻中的脂肪酸及甾醇化合物,鉴定出二十三种脂肪酸及四种甾醇。其中脂肪酸主要为十六碳酸(34.42%)、9,12,15-十八碳三烯酸(10.39%)、9,12-十八碳二烯酸(7.63%)、7,10.13-十六三烯酸(5.60%);甾醇主要为穿贝海绵甾醇。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繁枝蜈蚣藻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良  张青  王一飞  岑颖洲 《食品科学》2006,27(2):151-154
本文对繁枝蜈蚣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0,温度100℃,时间3h,在最佳提取工艺时,繁枝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率为22.527%。采用紫外检测和茚三酮法检测未见多糖含有核酸、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海藻的特殊功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海藻的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护肤润肤、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减肥消脂及抗衰老等方面内容,并对海藻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作了概括,为海藻在化妆品行业的高值化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并提示随着研究手段的的不断发展,海藻必将成为现代化妆品的理想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提取瑶药千斤拔挥发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UESD)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法提取瑶药千斤拔的挥发油。对这3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人体肺癌细胞A549的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D法、UESD法和CO2-SEF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0.03%,0.08%和0.5%。SD法和UESD法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烯类的物质,而CO2-SEF法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醇和酸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SD法提取的挥发油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69.13%,UESD法为59.91%,而CO2-SEF法提取的挥发油对肿瘤细胞A549的抑制率仅有24.08%。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发现,挥发油中的雪松烯和长(松)叶烯-(V4)可能是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新颖性已为暨南大学图书馆2009年7月8日出具的第JNUL20090057C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8.
9.
对葡萄糖酸钠生产中残留的黑曲霉菌体废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渣含粗蛋白10.30%、粗脂肪3.89%、粗纤维14.46%、粗灰分21.00%、总糖32.56%,此外还含有丰富的Ca、P、Mg、Fe、K、Na等矿物元素,与常用的饲料原料进行比较,证明该菌渣可用作饲料原料。为进一步实现该菌渣的高值化综合利用,对从该菌渣中提取粗蛋白、壳聚糖、麦角甾醇等有用成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取率分别达到10.84%、3.44%、0.81%,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72.95%。  相似文献   
10.
分析采自湛江海域的6种经济海藻的营养成分。除海蒿子外,碳水化合物是这些海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平均为39.49%;粗蛋白含量4.08%~23.70%;粗脂肪含量最低,其中的4种皆不足藻体干重的0.5%;矿物质含量丰富,异枝麒麟菜的Fe,Mn,Zn的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61.20 mg/100g,62.27 mg/100g,206.10 mg/100g;氨基酸含量较高,均符合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不少种类中镉、铅、砷等含量超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海藻体内的营养成分含量因海藻种类和生长海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