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粒的表面有机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四氧化三铁溶胶,利用油酸对纳米粒子体进行表面改性和萃取实验,获得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微粒。采用FT—I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改性后的纳米粉体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油酸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间存在化学键结合。油酸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进行改性,并且对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使外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粒子团聚,改性后的四氧化三铁微粒与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采用表面改性显著改善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崔升  沈晓冬  林本兰 《精细化工》2006,23(9):859-862
用于靶向抗癌药物微球的磁性Fe3O4颗粒必须具有合适的粒径,并且保证其不发生团聚。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XRD分析证实了产物的主要组成为立方晶系Fe3O4;粒度分析表明,产物平均粒径16.3 nm左右,粒径分布宽度约5.8 nm;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产物形貌,证明纳米Fe3O4胶体溶液中磁性粒子呈球形分布,且未发生明显的团聚现象;测得Fe3O4胶体溶液ζ电位为+39.9 mV,颗粒吸附溶液中的C l-离子形成了吸附双电层结构,较强的静电排斥力阻止纳米粒子团聚,因此,制得的纳米Fe3O4胶体溶液具有很强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铟锡氧化物粉体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水介质中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铟锡氧化物(ITO)粉体,利用表面处理剂对ITO颗粒进行表面包裹。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分析了该ITO的物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ITO为锡掺杂的三氧化二铟晶体,经表面包裹后,成为粒径均匀、大小约为50nm、无团聚的纳米粒子。经静态沉淀法分析,该纳米粒子在有机物(MMA)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通过X-Ray谱图证实了该粒子的组成结构。通过能谱图(EDS)研究表明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这是因为在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表面处理过程中,其表面层与盐酸反应,表面生成氢氧化铁带电颗粒,Cl^-吸附在该颗粒表面,从而有效防止纳米粒子团聚,提高其分散效果。通过HRTEM研究表明,由该法所制得的四氧化三铁粒子主要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  相似文献   
5.
石墨烯气凝胶(GA)拥有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互联三维海绵状网络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疏水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合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石墨烯、纤维素/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等几种体系的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镁锆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张振忠  陆春华  崔升  沈晓冬 《表面技术》2005,34(6):48-50,53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直接化学镀镍比预浸锌后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案,更利于提高镀速、降低镀层孔隙率;3)采用所推荐的化学镀工艺,获得了与基体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Ni-P非晶镀层,其平均镀速为11.44 μm/h,镀层硬度比合金基体提高10.7倍.  相似文献   
7.
The hydrophobic silica aerogel (SiO2 aerogel) was prepar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sol-gel method and ethanol supercritical drying, with tetraethoxysilane (TEOS) as silica source, phenyltriethoxysilane (PTES) as modifier, ethanol as solvent and ammonia as catalyst. The effects of n(PTES)/n(TOES) were investigated on gel time, structure, and hydrophobicity. The SiO2 aerogel was measu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ffects of n(PTES)/n(TOES) were also studied on adsorption property of pentane, hexane, heptane, octane, benzene, toluene, o-xylene, nitromethane, nitroethane, and nitrobenzene.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SiO2 aerogel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The results show,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PTES)/n(TOES), the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pore size of SiO2 aerogel decreased, gel time and hydrophobicity increased, and the contact angle could be 154° with n(PTES)/n(TOES)=0.7.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SiO2 aerogel with n(PTES)/n(TOES)=0.5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an average 5.84 times of 10 organic liquid.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aerogel with n(PTES)/n(TOES) =0.1 was the best one in all samples with the average 8.33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相似文献   
8.
表面改性碳纳米管/PMMA复合材料的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悬浮液中加入表面改性剂,改变纳米粒子表面的性质,从而抑制纳米粒子间的团聚,有力地改善了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布,增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并研究了不同的改性剂对电性能的影响。经研究,经过十八醇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影响最好,改性后的MWNTs/PMMA纳米复合材料电阻最小可达到4k?左右。  相似文献   
9.
液相还原法制取纳米银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硝酸银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甲酸铵作为还原剂,利用普通液相还原法常温一步直接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的纳米级银粉。采用XRD、EDS、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纳米银粉进行了表征。并简要讨论了纳米银粉制备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由于轴承转子系统支承油膜非线性恢复力的作用,使得作用在轴承上的转子的不平衡响应行为比较复杂,用修正的短轴承理论模型对一个实际的轴承转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出了在一定的不平衡下,各种转速的不平衡响应,特别是计算出了半频和倍频出现的分叉点,计算结果表明,轴承-转子系统的半频涡动分叉点与转子转速,转子上所受载荷和不平衡大小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