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状多层结构卤化银微晶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利用可控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片状多导层结构Ag(Br,I)微晶,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单个微晶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碘离子在微晶中的分布正如所设计的那样呈层状分布。EDS分析结果表明,富碘层的碘离子向无碘层迁移,且富碘层的碘浓度愈高,迁移的趋势愈大。并用介电损耗Dember效应、表面显影和化学成熟等方法研究了片状多层结构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引言照相胶片的光学密度或银量,可作为对其显影速度的度量。胶片冲洗后可测得它的显影速度曲线,即光密度——时间曲线或还原银——时间曲线,但不能测出其显影期间的显影速度。用 ESR 能测出显影期间的自由基中间体。Charkoudian 等人讨论了半醌自由基在胶片显影初期的作用。llefter  相似文献   
3.
颗粒内部的碘离子对碘溴化银微晶照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连体四角锥碘化银为晶核制备类似于四面体碘溴化银微晶和用六方角锥碘化银为晶核制备片状碘溴化银微晶的方法,并对两种不同微晶的结构,形态和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卤化银光谱增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银是生产高感照相胶片和相纸的十分重要的原材料。由于银价和生态平衡问题,照相材料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都十分关心降低银的用量,通过银的循环使用和回收的办法来减少银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卤化银微晶中掺杂的Ca离子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了在卤化银微晶沉淀过程中不同量的Ca离子掺杂对其离子电导和照相性能的影响。掺杂Ca离子使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曲线上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相应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可控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碘含量相同、分布不同的片状多层结构Ag(Br,I)微晶,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它们的不同结构与感光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片状多层结构微晶中心有一个较大的AgBr层(例如该层所占银量超过总银量的10%)时,不管富碘层的位置何在,其敏度都不高于相同碘量但碘呈均匀分布的单层片状颗粒。对于同一类型结构,相同碘量的片状多层结构微晶乳剂,当微晶中心不存在AgBr层或中心AgBr层很小时,边缘AgBr层(或贫碘层)适当大,敏度较高。但微晶中心碘含量超过一定范围,不利于薄层、窄分布的片状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制备了三种结构不同的片状卤化银晶体。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个晶体进行了微区微观结构分析,测定了碘离子在三种不同结构的片状颗粒中的分布,并测量了不同结构片状颗粒的和同一结构不同碘含量的片状颗粒的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一项用铱盐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的增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说明,在卤化银颗粒内部形成的铱增感感光中心,捕获光电子后在颗粒内部形成潜影,因而会降低感光度,而颗粒表面形成的铱增感感光中心能形成表面潜影,从而提高乳剂感光度。  相似文献   
10.
Paul Gilman发表的文章全面反映了近二十年来卤化银光谱增感的发展。在光谱增感中,卤化银和光谱增感染料之间的光诱导电子和空穴注入,如同增感剂和超增感剂之间一样,是光谱增感最基本的过程。该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卤化银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关系,另方面也取决于光谱增感剂的HOMO和LOMO之间的能量关系。染料的能级可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半波电位进行估价。将来,通过研究光谱增感作用的反动力学,预测卤化银光谱增感的扩展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