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含Cu低碳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EPMA和拉伸试验研究了两相区配分时间对其组织演变、元素配分以及经IQ&P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Dictra软件对元素配分行为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IQ处理后试验钢中的块状马氏体形成于原铁素体区域;随两相区配分时间延长,粒状马氏体数量减少,板条状马氏体之间的间距减小。检测和计算结果的对比显示,C、Mn、Cu 3种元素的相对配分速率与计算结果一致,但实际配分速率低于各自的计算结果。随两相区配分时间延长,经IQ&P处理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伸长率持续减小;在600 s时达到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强塑积为16 963.24 MPa·%。  相似文献   
2.
对一台1 1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试验。通过燃烧优化试验发现:锅炉热效率明显提高,稀相区空截面烟气速度显著降低,炉内水冷壁磨损得到有效减轻,一、二次风机及引风机总电流显著减少。通过试验证明:锅炉总风量,一、二次风比率,上、下二次风配比,床压等主要运行参数得到优化。这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经济、长周期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短稳杆菌对玉米黏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短稳杆菌在不同施用量下,对玉米黏虫的防治效果,对玉米安全性、施用方法等指标。[方法]采用田间茎叶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短稳杆菌对玉米黏虫有较高防效,且见效快。[结论]玉米田发生黏虫早期,可施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200~2250mL/hm2进行防治,对水375L/hm2进行喷雾,一次性施药能防治此世代的黏虫,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快速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提升了林业规模经营水平,推动了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符合林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是实现林业增绿增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保护患者数据不被篡改,并同时实现电子病历数据的安全共享功能,提出了一种利用可搜索加密算法实现的电子病历共享系统,利用可搜索加密算法实现病历数据安全共享,并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数据完整性。提出的电子病历共享系统能够确保病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等功能,并允许合法用户有效访问病历数据,提升了病历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汽车纵梁液压成形规律,并为其工程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指导,对方形管进行脉动液压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的正确性。首先明确纵梁液压成形工序及主要参数,然后对其成形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基于此分析了液压加载路径、成形模具与管坯接触面间摩擦系数对纵梁液压成形壁厚分布及成形件最大减薄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常规加载中,前期增压至成形压力值一半左右,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压,后期升压至成形压力,其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构件最大减薄率最小,壁厚分布整体最均匀;在此加载路径基础上,采用脉动加载可进一步提高其成形质量;同时,摩擦系数越小,成形最大减薄率越小,整体壁厚值越接近初始管坯值且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7.
基岩深层抗滑稳定是重力坝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其中多滑动面抗滑稳定分析,新版《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35026—2014)中提供了相关的求解方程。对于该方程,目前工程界中普遍采用迭代试算法,该方法计算繁琐、效率低。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分析时,发现该多滑面求解为一个复杂的局部优化问题。选用枚举法可对局部有效区间进行筛选,并结合二分法能够精确求出有效解。通过对该有效解的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此有效解是某一特定有效区间内的最大解且唯一。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的特性,在全局范围内求出该有效解,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且两种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得到了有限单元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中易出现的破裂和起皱等问题,为提升三通管的成形质量,选择最小壁厚与胀形高度等关键参数作为管件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首先借助内高压成形设备开展T型三通管的实验研究,获取三通管成形的关键参数,并利用非线性软件DYNAFORM对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基于此采用正交试验法对T型三通管的加载路径进行优化,提出所选工艺参数范围内的最优加载路径,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数值仿真与正交试验法获取加载路径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为相关管件的内高压成形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硅铝配比的CuO/SiO2-Al2O3/堇青石催化剂,通过XRD、BET、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尿素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SCR)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0℃焙烧后的复合涂层,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其物相组成从单纯γ-Al2O3演化为无定形态SiO2与γ-Al2O3晶相共存,比表面积从47.30 m2/g增大到70.25 m2/g。150~400℃范围内的活性测试表明,当温度为250℃,SiO2/Al2O3比为1∶2时,催化剂活性最大为67.0%。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算法隐含假设各个样本和各维属性对聚类结果作用相同,导致算法聚类性能降低,以及对初始中心点敏感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蝙蝠算法优化的FCM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混沌映射和速度权重来改进蝙蝠算法,然后利用改进蝙蝠算法确定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最后根据各个样本和各维属性对聚类结果作用不同,采用样本和属性加权法对FCM算法的目标函数重新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表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