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花式线是纺织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按照生产方法不同,形成无控花式线和受控花式线(表1)。无控花式线的加工是一线根饰线以相等于或较高于芯线的速度喂到芯上,由于芯线和饰线之间的速度不同产生了实际花式效应。因为二者速度相对于生产的时间都保持不变,由此得到的是有规律的花纹。  相似文献   
2.
渗透汽化在醇/水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即渗透汽化技术逐渐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渗透汽化原理和渗透汽化分离膜,着重论述了渗透汽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醇/水分离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水晶磨盘的结构特点,开发了一种以硫酸、甘油、双氧水为组要成分的新型电解退镀液,考察了各反应参数对镍的退镀速率和铁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电镀液成份为硫酸浓度500 m L/L,甘油浓度25 m L/L,双氧水浓度20 m L/L,反应温度为35℃,槽电压控制在5 V时,镍的退除速率达到19.2μm/h,铁蚀速率为0.1μm/h。  相似文献   
4.
地表水自动站测定的高锰酸盐指数数据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常常产生较大的偏差。分别从仪器量程、实验条件、水样预处理、质量保证措施和实际水样干扰等方面分析了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仪测定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减少测定误差产生的办法,保证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发挥水质自动站的预警监视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效浅层气浮设备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效浅层气浮设备处理再生纸造纸废水,在进水CODCr、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230、700 mg/L时,经调节、混凝沉淀、气浮、沉淀等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2.0、43.5 mg/L,吨水处理费用为0.42元。  相似文献   
6.
新型PVA/PA复合膜的微结构及其成膜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不同材料分别用作复合膜的分离层和支撑体,是制备优良选择渗透性分离膜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浇铸工艺将具有亲水性和高分离因子的聚乙烯醇(PVA)涂覆在高度透水性的反渗透(RO)聚酰胺(PA)膜表面,制备成渗透汽化(PV)分离有机物水混合物的PVA/PA复合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VA-PA层结构为一体化,膜表面光滑、致密,分离层上的微囊高度下降到4 nm左右.可以认为膜的优异传质性能取决于良好微结构包括PVA的化学交联和膜的结构形貌.铸膜液中PVA和交联剂的浓度以及热处理条件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一新型的复合膜在环境温度下PV分离异丙醇(IPA)/水混合物的渗透通量(J)接近100 g·m-2·h-1,渗透物中的水含量(CP-H2O)大于99.5%.  相似文献   
7.
实验选用聚酰胺(PA)的良溶剂醋酸作为PA膜的改性剂。改性膜对不同醇的溶胀率是随着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溶剂改性条件(改性时间、改性剂浓度)对改性膜的吸着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改性膜对水的溶胀率都呈下降趋势,而对异丙醇(IPA的溶胀率基本上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大,改性膜对水和IPA的溶胀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而且当醋酸浓度为6%~8%时,都达到最大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醋酸改性对PA的化学结构并没有产生影响,吸着性能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改性过程PA膜物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聚酰胺(PA)复合膜渗透汽化(PV)分离异丙醇(IPA)/水混合物时运行工艺的影响,模拟了渗透通量(J)预测方程。结果表明,PVA/PA复合膜在料液中w(IPA)%在0~95%范围内或在25℃~100℃的操作温度范围获得的渗透液中IPA含量[w′(IPA)]都小于1%,J随料液中w(IPA)%的下降或操作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分离性能预测方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良好一致性。在室温条件下,经过90 d的间歇运行或经过120 d的长期贮存后,PVA/PA复合膜的分离性能稳定,在IPA/水混合物的共沸温度80.4℃运行时的J为73.1 g/m^2·h,渗透液中的水含量[w′(H2O)]都大于99.5%,展示了其在食品、生物、制药和化学等工业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