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现有机械系统油液污染物颗粒计数分析中的取样容器清洁度标准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取样容器生产厂家、工业油品分析室、用户联手制定清洁度新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并对新标准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程船舶动力机械运行特点,详述工程船舶动力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的意义,介绍国内外常见船舶动力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方法和现状,并指出工程船舶动力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光耦隔离和iCoupler磁耦隔离器件的内部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在RS-232数字通信接口中的隔离应用,并对两种隔离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严新平  张月雷 《中国机械工程》2012,(24):2903-2907,2912
从状态监测技术和机械系统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可监测性设计理论。在详细论述机械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机械系统可监测性和可监测性设计的内涵;用系统和集成的观点对可监测性设计理论体系及其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在详细介绍可监测性设计内容及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可监测性设计系统理论框架。将可监测性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划分为4个方面:可监测性设计内涵的研究;可监测性设计方法研究;可监测性分配方法研究(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可监测性设计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典型的船舶动力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船舶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监测性问题,进行了可监测性设计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先以反硝化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低基质含量配水通过逐步降低进水C/N及水力停留时间的策略快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之后在低曝气条件下进一步缩短HRT以模拟生活污水富集氨氧化细菌(AOB),基于对反应器内脱氮性能和不同阶段功能菌动力学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功能菌演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CANON工艺在75 d内成功启动,反应器氨氮去除率超过了93%;将该工艺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了高效的脱氮性能,反应器内anammox对NH_4~+-N降解速率μ(NH_4~+-N)与异养菌对COD的降解速率μ(COD)的比大于1.0,与反硝化菌的NO_3~--N降解速率μ(NO_3~--N))比大于2.0。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船舶机械设备特点及故障类型基础上,阐述船舶机械状态监测和诊断方法、船舶维修保养体系等内容和应用现状,着重讨论液压油污染度控制标准,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船舶柴油机在线油液监测传感器的安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晨兴  张月雷  张峰  曹永 《润滑与密封》2012,37(3):102-105,116
论述常见的在线水分/黏度/磨损颗粒量传感器的选取及设计安装.针对船舶柴油机干式和湿式润滑系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在线油液监测传感器的设计安装方法,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该方法设计安装的柴油机在线油液监测传感器测试稳定性好,不仅满足油液在线监测的取样要求,且大大降低了传感器加工安装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船舶柴油机摩擦磨损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船舶柴油机的安全运行,研发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在此基础上,从摩擦学与动力学耦合的角度,对船舶柴油机摩擦学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环境下的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物联网环境下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新发展,指出开展机械系统的可监测性设计是物联网环境下实施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研发符合物联网特征的在线监测传感器及其系统是物联网环境下开展机械系统状态监测的保证,建立物联网环境下的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是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