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硫酸作浸出剂,对刚果(金)某尾矿库中的铜钴尾矿加入还原剂进行柱浸试验。研究还原剂种类、还原剂加入量、造球直径、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等对钴、铜、铁、镁和锰等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浸出最佳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还原剂Na2SO3加入量为钴还原理论量的3.0倍,造球直径为8 mm,常温条件下浸出60 d,钴、铜、铁、镁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85.94%,92.93%,30.42%,21.84%和96.96%。优化条件下,钴浸出平均硫酸消耗为30 t/t-钴。  相似文献   
2.
镍钴锰三元电池废料浸出液除铜铁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镍钴锰三元废电池材料盐酸浸出液分离去除铜和铁杂质进行了研究. 采用铁粉置换法除铜,考察了铁粉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脱除率及镍钴锰损失率的影响;除铜后浸出液采用针铁矿法除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终点pH值对铁去除率和镍钴锰损失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铜和铁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镍、钴、锰的总损失率分别为2%, 3%, 2%. 净化后溶液满足制备合格镍钴锰三元系前驱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相转变过程对红土镍矿氯化离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氯化剂CaCl2·2H2O的加入量为原矿质量的8%(以氯计)、还原剂焦炭加入量为原矿质量的6%及升温速率为5℃/min的条件下,对菲律宾红土镍矿进行氯化离析;采用TG-DTA和XRD研究菲律宾红土镍矿氯化离析升温至1 000℃及冷却过程中的物相转变.结果表明:红土镍矿中的氧化亚铁在700℃开始进入蛇纹石中,形成富铁橄榄石相,破坏蛇纹石的晶格结构,提高镍的活性,有利于镍的氯化和离析;而氯化剂所释放的氯成为铁迁移的媒介;冷却过程中物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生料中Fe3O4的加入量为原矿的10%(质量分数)时,精矿中镍的品位达到13.14%,回收率达到80.12%,比未加Fe3O4时的回收率提高了约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