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提高课题组自研的超精密磨床加工精度,基于多体系统理论,运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分析该超精密磨床37项几何误差来源,对非球面超精密磨削的综合误差建模。超精密磨床的多项几何误差元素已在制造阶段标定、补偿,取砂轮对刀误差和砂轮轮廓半径磨损误差作为主要面形误差来源,分别推导其对综合误差的传递函数,分析误差辨识方法,建立误差修正补偿模型,提出基于直接补偿的点补修正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误差模型正确,根据误差辨识方法和修正补偿模型,修正误差后面形误差显著降低,有效提高面形精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LS DYNA对一种新型防全向错位前面板防爬器抑制横向滑移和垂向爬升的能力进行仿真,通过模拟2节编组列车车辆间水平初始偏转为2°和3°的碰撞工况,分析比较传统前面板防爬器和新型防全向错位前面板防爬器对横向运动的抑制能力。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车辆间初始垂向偏移分别为20 和40 mm的碰撞工况,检验新型防爬器的垂向防爬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碰撞工况下,新型防全向错位前面板防爬器的横向运动和垂向运动抑制能力均优于传统面板防爬器,可在车辆设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机动式高架举升平台可以使阵面克服近地阻拦,从而提升雷达探测距离,平台应用前景广泛.基于某大型雷达阵面架高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机动式大载荷举升平台设计方案.方案主要采用套叠式高塔、随动平台技术实现阵面载荷举升,通过自稳定斜拉杆联合设计技术实现雷达的稳定性工作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举升平台进行了刚强度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具备将10 t雷达阵面举升到24.6 m高度、在25 m/s风速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徐俊东  孟晓鹏  宋普涛  夏京亮  王晶 《混凝土》2018,(1):113-115,120
研究了复掺机制砂、碎石预处理及外加剂的优化措施对C50特细砂大吸水率碎石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掺机制砂、碎石预处理及外加剂优化措施,可显著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降低混凝土泌水率,提高28 d抗压强度,从而配制出性能满足要求的C50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结构损伤会直接影响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但是如何利用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找到结构损伤部位及损伤级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结构损伤鉴定是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反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多场景模式的损伤鉴定方法,它通过预设较少的损伤场景来克服这一问题:首先建立一个高置信度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预测不同损伤模式对结构模态参数的影响,最后将结构损伤鉴定问题转化为各场景模式对模态参数变化影响的合成问题.文中还通过简单实例完成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7.
徐俊东 《中国陶瓷》2008,44(3):63-65
明代德化瓷塑大师、瓷圣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具有独特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它达到了中国古代瓷塑艺术成就的高峰。何朝宗鬼斧神工的瓷塑艺术将宗教精神、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融入德化的白瓷,创造出了一件件不朽的瓷塑艺术品,他的艺术风格一直影响到数百年后的今天。现存福建泉州海交馆的何朝宗瓷塑艺术代表作品《渡海观音》,就是一尊何氏精湛的雕塑艺术语言和艺术家心目中的“世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凝铸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它将永恒的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舰载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备受使用方关注的性能之一。文中针对某舰载雷达阵面不具备实物抗冲击试验条件的情况,按GJB1060.1—1991要求,应用ANSYS软件对该雷达阵面进行了基于动力学设计分析方法(DDAM)的抗冲击强度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和Von Mises失效理论,对雷达阵面进行了安全性能整体评估,并对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计算结果表明,该阵面结构整体满足设备抗冲击设计要求。该结果可以作为后续舰载设备优化设计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陶瓷文化有着长达万年的悠久历史,它创造了大量的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的人间珍宝,陶瓷文化显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德化的陶瓷滥觞于唐代,闻名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两朝。德化的陶瓷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继承和弘扬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注重陶瓷文化的“精神”能量的释放和提升,其意义不仅仅是满足陶瓷文化本身的范畴,而其目的是带动德化地域文化和经济的整体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