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勇华  陈刚  裘晨  赵玉涛  侯文胜  余莹 《功能材料》2013,44(11):1663-1666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以工业钛剂和A356合金为反应物,利用高能超声原位合成了Al3Ti/A356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拉伸实验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超声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Al3Ti颗粒尺寸较高能超声处理前明显变小,分布也更均匀。当超声功率为1.2kW/cm2,超声作用时间为360s时,颗粒尺寸最小,为0.5~2μm。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1.83、226.72MPa和5.6%,较未施加高能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6.2%、10.3%和33.3%。  相似文献   
2.
徐勇华 《建筑施工》2006,28(9):716-718
宁波金光粮油码头仓储有限公司10万t级粮库由48只混凝土筒仓组成,为最大利用施工资源,加快工程进度,筒仓群采用了整体式滑模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滑模系统方案设计、工艺流程及装拆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勇  陈刚  赵玉涛  徐勇华  侯文胜  余莹 《功能材料》2012,43(8):1076-1078,1083
以Al-10%(质量分数)Zr和Al-3%(质量分数)B合金为原料,在高能超声作用下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成功地制备了ZrB2p/Al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超声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ZrB2颗粒尺寸更小,分布也更均匀。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94、81MPa和14.5%,较未施加高能超声场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6%、15.7%和16.0%。  相似文献   
4.
侯文胜  陈刚  谢俊  赵玉涛  徐勇华  余莹 《功能材料》2012,43(22):3126-3130
以还原Fe粉和Al-20Si为反应物,采用熔体反应法原位反应生成Al-Si-Fe/Al-20Si复合材料,通过Mn、Sr、Y对复合材料进行变质处理,并对样品进行T6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变质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高于基体,热处理后所有样品的耐磨性均高于铸态,其中热处理前采用Sr变质的复合材料耐磨性最好,热处理后经过Y变质的复合材料耐磨性最好。分析可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受富铁相和硅相粒子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富铁相和热处理后高强度的基体会促进摩擦转移膜的形成,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以吡咯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Michael加成反应一步合成1,4-二(2,2'-二吡咯甲基)苯(BDMP)。考察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吡咯)∶n(对苯二甲醛)∶n(丙酸)=4∶1∶0.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产品1,4-二(2,2'-二吡咯甲基)苯的收率可达85%,纯度可达95%(HPLC)。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确证。  相似文献   
6.
以Al-20Si合金为基体,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还原铁粉原位反应得到Al-Si-Fe/Al-20Si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Y含量为0.01%、0.1%、0.2%、0.3%对复合材料铸态和热处理后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为Al-Si-Fe金属间化合物,当Y含量为0.1%时对复合材料的变质效果最佳,富铁相成由细针状转变为鱼骨状且分布均匀,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与变质后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19.4%和20%,再经过550℃固溶处理和120℃时效处理后富铁相转变为短棒状或块状,与铸态相比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8.4%和30%.  相似文献   
7.
以吡咯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Michael加成反应一步合成1,4-二(2,2'-二吡咯甲基)苯(BDMP)。考察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吡咯)∶n(对苯二甲醛)∶n(丙酸)=4∶1∶0.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产品1,4-二(2,2'-二吡咯甲基)苯的收率可达85%,纯度可达95%(HPLC)。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杆与试件接触摩擦效应对混凝土破坏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端部摩擦的数值模型,该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峰值段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四种不同端部摩擦作用下的模型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当摩擦系数超过0.2时,摩擦作用能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破坏,同时其DIF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当摩擦系数超过0.2时,在试验中应考虑接触摩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包含骨料、砂浆和界面过渡区(ITZ)的三相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并将端部摩擦约束加入模型中。模拟再现了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过程,且模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还发现:在考虑了端部摩擦效应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一定的提高,摩擦效应有效地抑制了裂纹的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