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实验考核是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概述和分析了基础实验、独立实验和综合实验三类不同层次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提出了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实验教学考评新机制和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壳聚糖对活化后的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金属离子吸附剂。红外光谱表明其改性是活化的膨润土对带正电的壳聚糖产生键合而完成的。电镜照片显示吸附剂粒径范围50~80μm,壳聚糖能较均匀负载于膨润土表面。BET测定其比表面为15.2m^2/g。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膨润土(简称Bent-CTS)对Ni^2 、Pb^2 在溶液pH分别为6.5、6.0时吸附效果最好,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87、1.99mmol/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多次再生吸附容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介孔SiO_2表面的氨基修饰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六胺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了多孔球形结构的介孔SiO2,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TES)对介孔SiO2进行了表面修饰,得到了氨基嫁接介孔ATES-SiO2。利用XRD、BET、IR等方法分别测定了SiO2和ATES-SiO2的结构与性质,结果表明-NH2已成功接枝于介孔ATES-SiO2的孔道内表面。在常温常压下测得介孔SiO2和ATES-SiO2对CO2的吸附量分别为0.93 mmol/g和4.87 mmol/g。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介绍了教学小组近年来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涉及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粉体接触角法快速测定长江口沉积物的表面自由焓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ashburn原理研制的JF99A型粉体接触角测量仪,是利用渗透压力法测定粉体的接触角。在室温下,采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5%(m/m)的NaCl溶液、15%(V/V)的乙醇溶液为润湿液体.测定了长江口南港白龙港水域沉积物的相对接触角,从而可以确定沉积物的表面自由焓变。测定沉积物表面的润湿性疏水性质,就能反映表面上是否存在有机污染。用此方法测定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定了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动力学吸附曲线、热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前后沸石颗粒界面电性质及红外谱图,得出以下结论:沸石吸附氨氮过程服从Langmuir方程式;15℃~35℃度时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吸附过程交换速率由液膜扩散和粒子扩散共同控制;证实沸石对水溶液中氨氮的吸附以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修饰法制备不同摩尔配比的酞菁镍、SnO2(NiPc-SnO2)纳米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粒子进行XRD和IR表征,测定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酞菁镍-SnO2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M-O的振动吸收峰,表明NiPc与SnO2之间形成了部分化学键。在室温和可见光条件下,摩尔配比为1∶50的NiPc-SnO2纳米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是64.3%。SnO2经NiPc敏化之后,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李自成  徐承天  陈邦林 《化学世界》2007,48(10):581-584
用光照还原制备银微粉分散体系,测量了不同还原条件下所得改性银微粉的电动电势及等电点,讨论了还原条件对银微粉等电点的影响。通过不同光照时间、明胶浓度、酸度及盐度下所得银微粉分散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和分析,讨论了以上条件对生成的银微粉分散体系悬浮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伟  彭芳  徐承天  陈邦林 《化学世界》2004,45(12):619-622,626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0nm的银微粉,分别测定了银微粉自不同pH的溶液中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吸附等温线,并分别考察了这三种物质的浓度对银微粉Zeta电位和悬浮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和CTMAB在银微粉表面的吸附等温线为双平台型;PVP在银微粉表面的吸附为多层吸附;发现了银微粉的Zeta电位及悬浮体的稳定性与SDS、CTMAB或PVP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