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在线张力仪、光学显微镜、声速仪、紫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仪等手段研究了干湿法聚丙烯腈(PAN)纤维制备过程中纺丝速度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纺丝速度的提高凝固丝条上的张力线性增大,初生纤维的全取向程度也随之增大;凝固效果没有受到速度变化的影响,没有大的孔洞缺陷生成,纤维的力学性能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碳纤维拉伸模量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表明引伸计是准确测试碳纤维拉伸模量的必要设备。通过对T800-12K碳纤维拉伸模量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认为应变范围的选择直接影响模量的计算结果,在应变范围为0.2%~0.7%时,可以获得具有与标称值很好一致性的结果。拉伸形变速率对模量测试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拉伸形变速率约0.1/min对于碳纤维拉伸模量测试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齐再前  徐梁华 《材料导报》2001,15(11):52-53,48
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和实验工作基础上,对近年来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合成机理,材料结构和性能以及在骨材料中的应用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碳纤维在国内外土木建筑中的应用 ,分别叙述了短切碳纤维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试验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突破原丝瓶颈效应加速我国PAN炭纤维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梁华 《材料导报》2000,14(11):14-15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是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原材料,制约其技术发展的瓶颈是原丝的研究。分析了长期以来国内原丝研究存在的综合基础弱,力量薄,研究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结合北京化工大学开展的T300及更高性能炭纤维原丝技术研究工作,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原丝基础和工艺研究的建议,认为点面结合、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集中攻关与广泛协作等是提高原丝研究水平的基础与保证,同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工艺与装备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聚对苯二胺的酶促合成及其结构性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氧化物酶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聚对苯二胺;研究了体系中有机溶剂的浓度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探讨了聚合产物的结构,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腈聚合物无氧热环化结构模型为依据,采用13C-NMR、DSC、IR等手段研究了共聚体系的组成和聚合溶剂各自或协同效应对聚合物结构规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由基聚合中,可以通过选择溶剂和共聚单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丙烯腈共聚物的规整度。  相似文献   
8.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新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聚合引发体系-抗坏血酸-过氧化氢体系,通过对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中体系酸度,氧化还原剂配比及氧含量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作为还原剂的ASA存在的分子状态对聚合的影响及H^+在ASA-H2O2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由此推导了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并通过实验和分析证明了该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残余溶剂DMSO对PAN纤维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AN/DMSO湿法纺丝体系中,改变水洗条件,得到含有不同DMSO含量的聚丙烯腈原丝.通过先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DSC和TG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残余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PAN纤维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在纤维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原丝中痕量DMSO的存在,可以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破坏纤维的晶态结构,并使纤维的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产碳纤维目前的研发和生产状态,对比了国产与进口碳纤维的性能差距;介绍了国内几家主要碳纤维生产厂家的生产流程,并结合其产品情况比较了各自生产流程的优劣;根据碳纤维的市场情况,提出了扩大国产碳纤维市场表现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最后指出,现阶段应以提高原丝纺丝和预氧化工艺效率为重点,通过提升效率,降低PAN碳纤维的制备成本;同时应拓宽碳纤维的产品种类,持续缩小国产与进口碳纤维的差距,拓展在市场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