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塔里木台盆区某区块二叠系井漏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区块钻井安全提速,本文通过对该区块钻井及地质资料的调研,从地质条件、工程措施、钻井液措施等方面对造成二叠系井漏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重点介绍了该区块有针对性的防漏措施,优选体系配方、钻井液密度,选用合理的钻井液性能及工程防漏措施。最后,对该套防漏技术在现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较好的防漏治漏效果。  相似文献   
2.
MIMO雷达采用多发多收的工作模式,减少了天线和收发模块的数量,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反恐、灾后救援等领域。针对现有二维MIMO雷达阵列存在旁瓣高、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天线单元局部特性的二维MIMO阵列设计方法,设计了等效阵元投影局部密度和二维局部密度两个优化对象,以及边界约束和最小间距约束两个约束条件,通过对方形均匀MIMO阵列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旁瓣更低的阵列排布形式。仿真和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二维MIMO阵列的成像结果有更低的旁瓣,且在生命体征检测和人体姿态重构等雷达应用领域都有很好的探测性能,为人体目标的多域信息感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前,页岩气藏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开发的热点,而中国页岩气藏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多元化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井壁失稳问题经常会出现在钻井作业中,而页岩气藏开发中井壁稳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井壁失稳会导致卡钻、井眼报废等一系列问题,给钻井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全面了解页岩气藏井壁稳定性研究进展十分重要。本文从力学、化学及力化耦合三方面出发,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全面地对井壁稳定性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的了解页岩气藏井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为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中岩屑床的存在将导致井下复杂事故,影响机械钻速。基于增加水平井岩屑床清除器周围流场湍流强度的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水平井段岩屑床清除工具,该工具采用岩屑床清除工具和液体加速器交互结合的方式,通过加速器加速液体流速来增加岩屑床的清除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水平井段岩屑床清除工具的组合配置,可以改变岩屑床清除工具周围钻井液流场的紊流速度和强度,并将破坏后的岩屑携带出水平井段,可有效地减少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雷达人体行为感知系统具有穿透探测能力,在安防、救援、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促进了雷达传感器在人体行为感知领域的发展,同时对相关数据集的样本规模和丰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公开了一个超宽带雷达人体动作四维成像数据集,该数据集以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为探测传感器来获取了人体目标的距离-方...  相似文献   
6.
YM21-2X井在固井过程中发生了套管断裂事故。为了确定套管断裂原因,对套管的使用工况及所受载荷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井下返出的铁屑残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套管发生了断裂。通过测井检查,确定了套管断裂位置和断裂井深。通过对套管底部预留的“口袋”井深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套管底部不预留“口袋”会使套管柱承受异常弯曲载荷,容易发生套管断裂事故。最后提出了预防套管断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石油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喀什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11月3日,新疆喀什地区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预计年发电量9.2亿千瓦时。每年所发绿电将全部输送至国家电网市场化消纳,可供约35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减排二氧化碳61.16万吨。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可以获取目标的多维信息,在目标探测和人体动作分类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超宽带MIMO雷达获取的人体目标成像结果通常分辨率较低,抽象难懂,且目标距离越远雷达图像分辨率越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辅助的超宽带MIMO雷达图像人体姿态重构网络,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人体目标成像的信号强度和空间位置特征,然后使用反卷积模块重构出人体目标的各个关节点位置。同时,考虑雷达成像结果随着距离的变远而恶化,本文将目标的距离作为辅助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网络模型参数,进而提高姿态重构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将抽象的人体目标雷达图像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人体关节姿态,且有较好的姿态重构性能,极大增强了传统雷达图像的可视化性能。同时,距离信息的引入提高了姿态重构精度,有效克服了距离增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是一种可以被广泛用于健康医疗、辅助生活、汽车交通、搜索救援和公共安全的新兴技术。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开发了RIS-4D生物雷达用于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提出了同时定位多个人体目标以及监测对应的呼吸和心跳微动信号的方法,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可编程、易部署的优势。该系统利用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天线动态操纵电磁波进行波束形成和三维雷达成像,从而实现对多个人体目标的三维空间定位,然后从时间维度上的连续回波中提取呼吸和心跳信号。“三维空间”+“一维时间”形成的四维时空高分辨率信息使得该RIS-4D生物雷达能够多维度感知目标和环境。空间波束形成使得电磁波能量聚焦在人体胸腔位置,有助于减少杂波(四肢以及环境多径等杂波)造成的干扰和失真,从而提高生物雷达的探测性能。在真实室内办公环境中的实测数据对该系统和所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并监测多个受试者的呼吸和心跳微动信号,对瞬时心率和心变异率的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所提出的RIS-4D生物雷达为非接触生理信号采集提供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