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199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掺铁高硅氧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孔玻璃浸以含铁离子溶液,然后干燥,并在还原条件下烧结后制得了含Fe~(2 )、Fe~(3 )的高硅氧玻璃。该玻璃在红外线与紫外线吸收方面具有特殊的性能即在1.1微米处透过率为5%,在可见光范围约80%,波长小于0.33微米处全部截去(对含0.76%铁、厚度为4.5毫米的样品而言),化学稳定性及抗热震性与石英玻璃差不多。此外,玻璃的软化点高于 1400℃,线膨胀系数约 8.6 ×10~(-7)。这种玻璃能吸收对人体有害波段的红外和紫外线,并可用作某些光源红外光与紫外光的吸收剂。 本文研究并讨论了制备工艺及制备中的某些物化性能,如铁的还原机理,玻璃的光吸收及析晶。  相似文献   
2.
碲氧薄膜是很有希望的可擦写光盘介质材料。本文用射频溅射技术制备碲氧系统的薄膜。测定热处理前后薄膜的光学特性(光透过率、反射率、折射指数、光吸收系数和光能隙)和 X 射线衍射特性,并研究了这些性能与靶材的组份关系,还测定了这些薄膜激光喇曼光谱,并讨论它们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硅有机化合物对玻璃表面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与甲基硅油三种硅有机化合物处理块状玻璃表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索了热处理时间、持温时间、有机硅浓度、浸渍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玻璃懀水性与抗折强度的影响。从所得结果,确定了表面处理的适宜工艺制度。 根据实验与文献资料,讨论了单体与聚合体有机硅处理玻璃表面时所形成有机聚硅薄膜的过程与玻璃和薄膜的粘合机理。从玻璃表面特性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硅的成膜与粘合机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以下NaNO_3熔盐和(20-x)Li_2O·xNa_2O·5BaO·15B_2O_3·(10+y)Al_2O_3·(50-y)SiO_2玻璃之间的离子交换。当存在有大量NaNO_3熔盐时,玻璃表面上离子交换的动力学平衡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并能表达为在表面交换离子的浓度比。在玻璃应变温度以上,由Boltzmann-Matano方法得到的互扩散系数取决于玻璃中氧化钠浓度,显示类似混合碱或混合位效应,并随长时间的离子交换而降低。低于玻璃应变温度,互扩散系数几乎不依赖玻璃中的氧化钠浓度,而略随离子交换时间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用有限差分法解扩散系数依赖于浓度的扩散方程。将计算的离子交换玻璃平板和圆棒中的氧化钠浓度和折射率分布分别与用电子探针和干涉显微镜测量的结果做了比较。即使玻璃中离子的互扩散系数还取决于长的离子交换时间,若通过选择某一时间离子交换玻璃中离子的互扩散系数,去计算其他时间离子交换玻璃中的浓度和折射率分布,可以使计算值和测量值之间的误差降低到尽可能小。在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讨论了计算参数和玻璃棒半径大小对获得最佳折射率分布时的离子交换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