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阴、阳离子型氟改性硅丙乳液,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氟改性单体和种子乳液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转化率和聚合物膜与水之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中含有聚硅氧烷链段和CF2基团;聚合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较显著;在阳离子乳化体系中,当聚硅氧烷种子乳液、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乳化剂的用量分别为10%、10%和1.1%时,转化率可以达到90%左右,接触角达到104°以上;随着体系pH值的逐渐增大,阳离子型氟改性硅丙乳液的Zeta电位明显降低,但阴离子型乳液的Zeta电位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
The macroprocess of particle formation from suspension droplets of styrene in a pdymerizationsystem was investigated.Inorganic hydroxyapatite or its mixture with polyvinyl alcohol as thepolymerization system was used.Those items such as the effects of the Weight fraction of dispersed-phase,the amount of the inorganic stabilizer and the agitation speed on the breakup and coalescence of thetransient dispersed drops etc.Were examined.Results showd that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transi-ent polymer droplets chang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uspension stabilizer during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3.
以预乳化液连续滴加进料的三段乳液聚合结合碱酸溶胀处理制备了单分散性良好、大粒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中空聚合物微球。实验发现,在二段乳液聚合种子扩径中,种子乳胶粒数目、乳化剂用量、预乳化液滴加时间等对避免新乳胶粒的生成、扩大种子乳胶粒的粒径有影响,并找到了各自的较优值;扩径单体中的丙烯酸丁酯含量显著影响扩径乳胶粒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进而决定碱酸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4.
N-取代马来酰亚胺改性的耐热PVC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聚氯乙烯耐热改性的各种方法,着重讨论了国外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N-取代马来酰亚胺改性来提高聚氯乙烯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多种补强填料和半补强(或增量)填料如硅藻土、碳酸钙和氧化铝等对室温硫化(RTV)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经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或沉淀法白炭黑作填料时,RTV硅橡胶多方面的性能都有所提高;采用补强填料和半补强填料并用的RTV硅橡胶的性能优于使用单一补强填料的RTV硅橡胶;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RTV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体积电阻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苯乙烯悬浮聚合中研究了分批加分散剂体系磷酸三钙(TCP)或 TCP 和聚乙烯醇(PVA)时的加入方式对瞬间液滴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考察了体系液滴分散和合一的特点。实验观察到分批加入分散剂体系时液滴大小分布的变化规律,呈由单峰分布过渡到双峰分布,最后又发展为单峰分布。这与分散剂体系一次加入相比,后者仅出现单峰分布逐渐过渡到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炕(MM)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氨基硅油。考察了单体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封端剂用量等对氨基硅油氨值和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氨基硅烷偶联剂用量4%,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5h,减压时间40min,压力0.005MPa,MM用量0.2%,二甲基亚砜用量0.5%,选用KOH为催化剂,KOH用量0.08%。  相似文献   
8.
用自制的专用丁苯胶乳对混凝土进行改性,考察了聚合物与混凝土质量比(简称聚灰比)、水与混凝土质量比(简称水灰比)、消泡剂用量、养护条件和胶乳稳定性对改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灰比为12%、水灰比为35%、消泡剂质量分数为丁苯胶乳的3%时,且在混凝土浇铸后干养28d的条件下,改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黏结强度及抗渗性比未改性混凝土分别提高了6%,9%,85%,50%。稳定性越好的胶乳对改性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引发乳液聚合单体水溶性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仕江  王凯 《塑料工业》1994,(1):28-30,35
本文研究了以过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为具体单体的乳液聚合中,单体水溶性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考察了聚合温度、搅拌速率、电解质浓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关系的影响,并讨论了单体水溶性、自由基水相反应和聚合速率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得出该氧化还原引发下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7.06kj/mol和约70kJ/mol。  相似文献   
10.
在制备亲和高分子乳液微球基础上,对其进行空间臂改性和药物分子偶联制得PSGN-MTA亲和高分子微球药物。为研究亲和高分子微球生物相容性,考察了高分子微球药物在缓冲液中药物释放行为及对BSA蛋白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亲和微球表面化学键合MTA药物浓度较高且分布均匀时,对BSA蛋白的吸附过程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还考察了pH值对BSA蛋白吸附的影响,中性条件时PSGN-MTA微球对于BSA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