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介绍了四川清平磷矿客货两用架空索道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及线路、上下站等主要构成部分的设备配置、方案优化与主要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还对系统中的安全设施、事故救护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大型矿山建设中很重要的问题,一是确定合理的规模,二是选择建设方案。对于大型矿床,经过3~4年建设若能一次建成与矿床储量相匹配的大型采选企业,对国家、企业都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资金或其他因素,常常也有分期建设的情况。对于分期建设的矿山,本着统筹规划、远近结合,从小到大、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我院最近遇到的几个工程实例,对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客运索道在我国兴起,本文从地形、气候、输送时间与投资四个方面分析了客货两用索道在高山矿床开采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对人们关心的安全可靠性及管理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设计前期工作中工艺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秋 《化工矿山技术》1991,20(2):34-36,33
  相似文献   
5.
国内首台管状带式运输机投入运行1993年10月我国首台管状带式运输机在淮南新庄孜煤矿投入使用。该机系淮南煤矿机械厂独家引进的日本普利斯通公司专利技术,于1992年6月开始研制,用于运输精煤,运量600t/h,运输长度227.7m,带速175m/min...  相似文献   
6.
广东英德硫铁矿井冲角露天矿的开拓运输系统经十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原设计的斜坡串车提升系统、设备选择及线路布置、车场型式的确定等基本上是合理的,但由于当时经验不足,在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在矿山多年生产使用中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就斜坡串车平车场设计中几个问题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常州工矿电机车厂组织的产品更新换代、双机牵引技术及矿山运输设备发展方向研讨会于五月底召开。该厂已生产各种类型工矿电机车5000余台,占全国各种电机车总拥有量的1/4,八十年代以来首先根据部颁标准,除井下1.5吨电机车外,补齐了直流架线式井下和露天窄轨电机车系列,还开发了一系列派生品种和非标准产品。更新换代的产品10吨、14吨电机车,将手制动改为空气制动,用橡胶弹簧减震代替金属迭板弹簧,增设各种检测仪表,增大照明灯光与警号声响,  相似文献   
8.
据二十年来我院所承担的化工矿山工程设计实践,再结合我国目前所探明的几个大型磷矿资源的赋存特点来看,属山坡露天开采,采场采用汽车运输,在今后设计中可能将占有相当比重。因产品规格或工艺的要求,则原矿如何经破碎后下运?其破碎站位置又如何合理确定?将是方案设计中首先应解决的关健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斜井(坡)串车提升在我国一些中小型矿山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对于斜井(坡)甩车这种提升形式,目前,无论在煤矿或其它矿山,仍被广泛采用。不少生产矿井在甩车道的施工和使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科研、设计单位对此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工作。但是,由于串车在斜井甩车道上运行时受力  相似文献   
10.
“滇池地区磷资源的开发研究”于1982年列为“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提高磷肥、钾肥在化肥品种构成中的比例的研究”的内容之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地质、采矿、选矿、加工制肥、环保、能源运输、工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在滇池地区找到了发展高浓度磷肥的优质原料,证明滇池地区具备建成大型磷业基地的优越条件,可向全国提供最经济的精矿、重钙、磷铵和黄磷。该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