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88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陶瓷纤维纸片为基材,顺次经水玻璃、酸性钛盐溶液浸渍共沉淀制得新型陶瓷基钛掺杂硅胶块体吸附剂.多孔介质表面分析显示:掺杂硅胶孔径在0.5~6 nm范围,以中孔为主.Fourier变换红外谱在波数954 cm 1处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吸附剂中形成了Si-O-Ti键.根据掺杂前后固体魔角核磁共振硅谱中硅原子化学位移的变化(向高场方向移动)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各原子结合能的变化(Ti2p3/2的结合能随钛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Si2p,O1s的结合能则呈相反趋势)进一步表明:钛原子替代硅原子进入硅胶网络.热重分析及烧结实验结果显示:钛掺杂吸附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新型吸附剂优异的吸附性能除了与其高的比表面积相关外,还与Ti-O键对水分子的亲合力紧密相关,其耐热性能增强与形成高热稳定性Ti-O Si键及材料表面导热性能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原位聚合法研制纳米胶囊相变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工艺及细乳液原位聚合方法,研制了以聚苯乙烯为囊壁、正十八烷为囊芯的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系统探讨了聚合反应各因素如引发剂、链转移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正十八烷/苯乙烯比等对乳胶粒子的形态、胶囊材料热性能的影响,对所研制的胶囊相变材料进行激光衍射粒度分析、透射电镜及差示扫描量热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发剂AIBN 0.5%(油相质量百分比,下同);链转移荆DD在T0.4%;复合乳化剂(SDS/OP10)总量2%,配比1:1及正十八烷/苯乙烯比=1:1条件下,胶囊呈球形均匀分布,聚苯乙烯囊壁能将正十八烷囊芯很好包裹住,其胶囊Z均直径124nm,相变焓可达124.4kJ·kg-1.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形离子溶液模型(conformalionic solution model, CIS) 在二元熔盐体系相图的基础上,对三元熔盐体系LiNO3-NaNO3-KNO3进行了相图计算,得到该三元体系最低共熔点为117.7℃,相应的摩尔分数组成分别为x(LiNO3) = 0.375,x(NaNO3) = 0.075,x(KNO3) = 0.550。按照热力学最低共熔点计算结果,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三元硝酸熔盐,通过DSC和TG实验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118.3℃,这与计算得到的结果(117.7℃)基本一致。TG测试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587.2℃时,该三元熔盐体系较为稳定,其工作温度范围为118.3~587.2℃,该三元硝酸熔盐适合在太阳能热发电中作为高温传热蓄热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炭吸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飞  丁静  杨晓西 《现代化工》2004,24(Z1):214-217
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和日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不断释放到室内,由此导致室内空气品质(IAQ)下降.介绍了室内空气环境中VOCs的来源及其去除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炭吸附净化法的研究进展.认为活性炭纤维吸附净化VOCs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交换ZSM-5型分子筛中水分子吸附特性的分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grand canonical assemblage Monte Carlo,GCMC)模拟方法计算了水在HZSM-5型分子筛中的吸附热,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模拟了水在经锂离子(Li )交换后的ZSM-5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水在不同硅铝摩尔(下同)比的LinZSM-5型分子筛中的吸附性质.计算结果显示:分子筛骨架上的硅铝比显著影响水的吸附量和等温吸附曲线,随着硅铝比的减小,分子筛中的自由体积减小,对水的吸附量增加.水分子的主要吸附位置是在Li 和铝原子的周围,LinZSM-5型分子筛中存在着1个主要的吸附位点.Li 等金属阳离子的交换能有效降低水的吸附热.在吸附量相同的条件下,水的吸附热随着硅铝比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中温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远志  丁静  杨晓西 《现代化工》2005,25(12):15-19
对中温相变蓄热材料(PCM)的定义范畴、应用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中温PCM主要针对90~550℃的热动力环境,在太阳能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移动蓄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拓展中温PCM的应用场合,规范长期稳定性的表征与测试手段,重视与换热器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整合,并提出硝酸盐熔融盐混和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温PCM研发和培育的重点产品对象。  相似文献   
7.
氯化锂-水吸附式再循环型空调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氯化锂-水吸附式空调系统在再循环运行方式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再生温度、热交换器效率及蒸发冷却器效率对性能的影响。与开式通风型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相比,再循环型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较大,但性能系数COP较小  相似文献   
8.
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室温下将无机纤维纸浸渍在水玻璃中,2~5h后取出,十燥10~24h;(2)将可溶性铝盐配成水溶液,并加稀酸调节溶液pH值0.5~2,升温至30~80℃,强力搅拌下,将所得溶液浸渍上述无机纤维纸,在无机纤维的表面及其空隙中发生共沉淀反应,充分反应12~24h;(3)将反应后的无机纤维纸取出,用清水冲洗至pH为中性,取出晾干,采用程序升温处理得到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由上述方法制备的铝改性硅胶吸附剂材料具有吸附量大.除湿效率高,再生温度较低,耐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广泛应用于除湿转轮的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测定了NO在HZSM-5型中部分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然后运用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方法(grand canonical assemblage Monte Carlo,GCMC)建立了相应的吸附模型,模拟计算了其相应的吸附行为.在实验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模拟计算了NO在HZSM-5型分子筛中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微观构型及吸附热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硅铝比及分子筛中的自由体积增大,其对NO的吸附量增加,NO主要吸附在十元环直孔道和Zigzag形状的十元环孔道的中央;氢离子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NO的扩散;在吸附量相同的条件下,NO在HZSM-5型分子筛的吸附热随着硅铝比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氯化锂-水吸附式再循环型空调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静  冯毅 《化学工程》1996,24(6):12-17
对氯化锂-水吸附式空调系统在再循环运行方式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再生温度、热交换器效率及蒸发冷却器效率对性能的影响。与开式通风型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相比,再循环型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较大,但性能系数COP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