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海云 《小氮肥》2006,34(10):24-25
中农化工公司检测原料气CO2纯度采用的是奥氏仪分析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化学式手动分析器,奥氏气体分析具有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优点,但若应用不当也会造成误差。  相似文献   
2.
曹海云  张海婷 《小氮肥》2006,34(9):24-25
尿素成品及合成塔出口熔融物中镍含量的测定,是尿素生产装置高压系统平均腐蚀程度的依据。尿素合成塔衬里与塔板及一些设备管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在高温、高压下的尿素一甲铵介质作用下,每时每刻都有镍不断溶解下来,尿素成品、尿素合成塔出口熔融物中含镍就是这种腐蚀作用的客观反应,所以测定尿素合成塔中镍的含量在生产中是重要的控制分析项目。  相似文献   
3.
初始裂纹的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对混凝土最终破坏强度、破坏模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预制不同裂纹长度、倾角混凝土试样,进一步探索研究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试样强度随着裂缝长度增大呈现线性衰竭趋势,弹模衰竭速率表现出先大后小的变化规律。(2)试样单轴抗压强度与裂纹长度变化相关;当裂纹长度40 mm时,裂纹长度受裂纹倾角影响明显;当裂纹长度≥40 mm时,弹模衰竭速率在某一范围内波动,受裂纹倾角影响并没有降低。(3)弹模衰竭速率随裂缝长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且在20~30 mm之间,弹性模量下降较为缓慢。(4)随着裂纹长度增大,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其弹模衰减规律呈现相同变化规律(除裂纹倾角45°外):裂纹长度从0发展到50 mm过程,弹模衰减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次降低的变化规律,即,出现衰减速率增大与减小交替出现规律。(5)裂纹长度对强度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混凝土破坏时的有效距离,且衰竭规律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试验对恒定倾角(45°)裂纹损伤试件裂纹长度差异对混凝土力学性研究,并结合PFC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结果裂纹扩展规律,进一步阐述其破坏形态及机理。研究表明:(1)裂纹损伤试件强度随着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降低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弹性模量随着裂纹长度增大逐渐降低,其中降低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降低。(2)裂纹长度为10 mm时,试件破坏形态为整体破坏;裂纹长度为20~30 mm时,试件破坏沿着初始裂纹扩展方向破坏,部分沿着初始裂纹反方向破坏,表现出裂纹部分影响破坏形态;裂纹长度≥40 mm,试件完全沿着初始裂纹扩展方向破坏,无反向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5.
曹海云 《小氮肥》2008,36(1):22-22
山西永济中浓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岗位的氢气含量使用QF1904型奥氏气体分析仪所分析出的数值比RD-004A型氢气表上所显示的数值高,并且氢气含量越高误差越大。经过两年的分析观察,笔者认为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红外用光学薄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洪冬梅  陈生  曹海云  朱震  王春 《光学仪器》2004,26(2):204-206
介绍了华北光电研究所研制的红外用光学薄膜,内容涉及8μm~11.5μm增透膜及红外滤光片。  相似文献   
7.
曹海云 《小氮肥》2009,37(3):24-25
H2S碘量法分析时用球胆取气5~10L,通气时间为2~3min,整个分析从取样到结束一般为10min。正常情况下,分析出的变脱后H2S质量浓度基本在5.1mg/m^3左右,脱碳变换气中H2S质量浓度基本在4.2mg/m^3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备变差动保护一次误动原因的分析.指出对电流采样环节应特别引起重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良地质问题也逐步凸显。论文基于石家庄市地铁3号线市庄站施工过程中的场地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和特殊地质情况,从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学角度对特殊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及设计方案,对其进行了复核性验算,希望该类试桩设计方案能为类似地铁工程实施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借助MTS816伺服机和压汞试验仪,对不同pH值溶液侵蚀后的泥质胶结细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与压汞试验,研究了酸碱度变化对岩石强度破坏及其弱化规律和微观结构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水溶液趋于强酸强碱性,即偏酸性和偏碱性均会导致岩石的力学强度降低,力学强度弱化率最大时pH值分别为6和9;②溶液pH>9继续增大、pH<6继续减小,对岩石力学强度弱化率影响很小;③pH值由6降低到2,岩石的峰值强度由76.94 MPa降低到70.91 MPa,弱化率仅为7.83%;pH值由7增大到10,峰值强度由79.89 MPa降低到64.41 MPa,弱化率为18.12%;pH值由10增大到12,峰值强度由64.41 MPa降低到63.00 MPa,弱化率仅为2.19%;④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增大,泥质细砂岩的孔隙度和歪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其中直径<0.1 μm孔隙所占比例变化最大,也是决定侵蚀后岩石力学强度弱化的微观主要因素。该研究定量地得出酸碱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与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更准确研究隧道及地下工程等涉水的岩石工程领域安全、稳定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