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叙述了为制定适合航天产品上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霉菌试验标准而进行的霉菌试验方法的研究。首先,将366件产品上使用的主要非金属材料及电子元器件送往安徽、湖南、昆明、东北、青岛五个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贮存。先后共采集了菌株2716株,从其中分离、筛选出菌种共34种。最后经过分析研究选出其中的八个菌种傲为试验用菌种。在确定菌种的基础上进行了非金属材料及电子元器件霉菌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为制订霉菌试验标准提供了依据。根据航天产品的使用特点,把生霉等级定为五级标准,并提出了评定等级的办法,国外有关标准规定在放大50倍下观察来评定生霉等级。这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施;而国内的有关标准中只规定用肉眼观察,误差较大,本试验方法中规定在放大4倍下观察,它既实用又保证了等级评定的质量。本文附有详细的图表和实物照片。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低阶煤矿物如褐煤、风化煤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介绍了我国矿物源腐植酸资源储备、区域分布、种类和性质,将传统的理化加工腐植酸方法与微生物法处理腐植酸进行对比,结合近年来微生物处理低阶煤矿物的现状,总结出可以降解低阶煤生产腐植酸的微生物种类(以放线菌、细菌和真菌为主)以及共培养的菌剂。阐述了矿物源腐植酸广泛的生产应用性,腐植酸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和促进降解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中的富集和毒害作用,减轻土壤污染状况;腐植酸作为一种有机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并改善耕作土壤结构,利于土壤中水、肥、气和热状况的调节,进而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医药和石油工业领域方面,天然腐植酸具有止血、活血、抗菌、抗病毒、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腐植酸类钻井液产品也因其无环境污染、抗高温、阻垢性能高等特性逐渐受到欢迎。矿物源腐植酸在多种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良好,但腐植酸基础产品种类偏少,不同地区来源和处理工艺对于腐植酸产品品质影响差异比较大,需要加强对矿源腐植酸的加工工艺、产品的理化特征、对土壤作用和生物作用效果等综合分析,因此腐植酸的区域化发展和复合化利用,特别是医疗方面的应用需要大力推进发展。微生物转化低阶煤炭资源生产腐植酸虽然具有工艺简单、低能耗、无污染等传统理化处理技术难以比拟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微生物生长周期长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探究了解微生物作用于煤炭产生腐植酸的机理和调控途径是当前矿源腐植酸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重要的淀粉作物,其块根中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较高,具备良好的产品开发潜力。要进一步促进甘薯RS的应用和推广,不仅需要筛选或培育出RS含量更高的甘薯品种,还需要加大开发甘薯深加工淀粉产品。除调控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外,生产实际中还可通过调整栽培措施等方式提高甘薯RS的含量。通过化学修饰法、物理法和酶解法等方法可制备甘薯RS产品,也能提高产品中RS的含量。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甘薯淀粉的保健效果、RS含量的测定方法、影响甘薯淀粉中RS含量的因素、RS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等方面的进展,为未来甘薯中RS的制备、产量提高、产品开发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褐煤为转化底物,构建复合菌剂(100mL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米曲霉和微紫青霉菌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5%,1.0%,2.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剂转化褐煤前后煤的腐植酸质量分数、元素组成、矿物组成、有机官能团、碳元素赋存形态的变化,以及转化褐煤过程中,复合菌剂和单一微紫青霉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总腐植酸和可溶性腐植酸质量分数分别由29.75%和6.24%增加到66.41%和33.44%;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灰分质量分数和固定碳质量分数分别由8.91%和55.72%降至8.07%和52.99%,而挥发分质量分数则由38.83%增加至42.36%。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C元素相对含量由71.56%降至69.93%;H,O,N等元素相对含量均升高,其中N元素相对含量上升最明显,由0.65%升至1.26%。经复合菌剂处理后,煤中无机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但C—C/C—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