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梯门系统作为电梯中的门户,其更好的安全性,智能性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系统采用了ARM9高速处理器,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动态目标进行检测和简单的预测,当电梯门完全打开或即将关闭时,实时地检测电梯门间区域范围内,当有动态目标出现并向轿厢方向移动时,迅速发出信号给电梯主控制器,使之发出相应的信号,通过控制门机,阻止电梯门的关闭.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系统的实时性,适应性和准确性都基本满足要求,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电梯群控系统(EGCS)及其特点,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系统.设计构造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调度系统,介绍并分析了电梯调度算法.分析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交通模式识别过程,介绍了实现交通模式识别算法的系统结构组成,分析了其输入量.定义了电梯群控系统厅层召唤分配的输入量.利用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了交通模式识别模糊控制器和厅层召唤分配模糊控制器,用Simulink构建了简易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某型水下气动发射装置的振动特性,对发射管的径向加速度信号进行了短时Fourier变换分析,结合内弹道过程发现:发射管的径向加速度振动信号主要由两个时频区组成。时频区1为发射管充压、密封片剪断和弹药刚开始运动的内弹道阶段,该部分信号主振频率在1 400 Hz附近,高频成分一直延伸至约5 000 Hz,信号持续时间约0.038 s。时频区2为弹药已出管、发射管泄压阶段,该部分信号持续时间为0.016 s,主振频率在1 100 Hz附近。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包能量谱分析,结果表明:时频区1信号能量占发射过程总能量的79%,时频区2能量占总能量的10%。因此,时频区1振动为整个发射振动信号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曾国伟  刘浩轩  白凡  吴亮  周鹏 《硅酸盐通报》2020,39(12):4061-4067
为了研究钢渣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粘弹塑性变形特性,提出Schapery模型与改进Swchartz模型组合的积分型粘弹塑本构模型。采用钢渣替换AC-13级配中粒径2.36 mm以上的石灰石粗骨料,制作得到钢渣沥青混合料试件。设计并开展一系列的单轴压缩蠕变实验,通过应力递增蠕变回复实验,获得不同应力条件下材料的弹性、粘弹性应变和粘塑性应变,进而拟合确定本构模型参数。利用0.4 MPa、1.0 MPa下的蠕变回复实验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能准确刻画钢渣沥青混合料蠕变过程中的弹性、粘弹性与粘塑性变形,还可用于预测不同应力水平下钢渣沥青混合料蠕变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胞元法,分析含周期性分布球形/椭球形导电夹杂的压电陶瓷的力电损伤.首先,选取一个代表性材料胞元,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材料有效弹性、压电和介电系数,然后根据压电连续损伤力学模型中力电损伤变量与材料有效系数的关系,确定力电损伤大小,从而获得力电损伤与夹杂弹性模量、体积和形状参数等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夹杂体积对力电损伤的影响都很显著,而夹杂弹性模量和形状分别只对力损伤和电损伤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对电梯现有的几种运行速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绝对距离为原则的速度优化控制算法。此优化控制算法消除了运行过程中的爬行段,实现电梯的直接平层,能大大改善电梯控制速度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8.
针对沥青砂的非线性材料特性,结合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对传统Burgers模型进行改造,提出了粘弹塑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沥青砂单轴蠕变试验结果的非线性拟合,获得模型参数,然后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了不同应力水平与环境温度下的蠕变曲线和损伤演化曲线,通过比较发现该文模型能够更合理地反映沥青砂加速蠕变的非线性特征,而且蠕变过程中损伤演化的速度受蠕变时间、应力水平与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钛/钢爆炸焊接界面波形的形成过程和缺陷组织的形成机理,以台阶型基板爆炸焊接装置为例,选取厚度为2 mm的钛板和钢板以5、7、9、11 mm为间距进行爆炸焊接实验,并采用Autodyn动力学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将采用的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作对比,观察焊接界面电镜扫描(SEM)图片中的旋涡状结晶熔池和碰撞粒子的速度矢量图。研究表明:光滑粒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适用于模拟爆炸焊接等金属碰撞接触的大变形行为;爆炸焊接实验中出现的界面波形的形成原因可用碰撞局部金属流体的相互侵彻理论来解释;基板和复板碰撞处的金属涡流是焊接界面形成缺陷组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