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螺旋藻泡载分离法采收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一种斜臂泡沫分离装置上,较为详细地研究了泡沫塔构造、起泡剂Tween 20浓度、载气流率、pH值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螺旋藻泡载采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斜臂泡沫塔可明显改善藻细胞的泡载性能, 当Tween 20浓度为100 mg/L、载气流率为30 L/h及pH=11、乙醇浓度为1%(j)时,泡载采收过程的分离因子R和浓缩倍数a可分别达到5.04~6.52和2.74~4.31.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Ⅰ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I基因聚球藻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I(mMT-I)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  相似文献   
4.
清洁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环境压力有重要意义,而生物电化学研究在清洁能源领域受到人们重视。生物电化学是以生物体系的研究及其控制和应用为目的,并融合了生物学、电化学和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系荷电粒子(可能包括非荷电粒子)运动过程所产生的电化学现象的科学。在能源环境领域,生物电化学研究环境有机污染物化学能回收,如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MECs),氢能的回收同时完成污染物的处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电解池制氢的基本原理、电极材料产氢评价指标;MECs系统不同结构对产氢效能的影响的比较,MECs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微生物电解池在制氢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及在制氢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热解而成的稳定多孔碳材料。目前,生物炭及其碳基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因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资源化利用,而且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而倍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炭的生物质原料种类、生物炭在不同成分下(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形成机制及表面特性;重点介绍了生物炭的改性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杂原子掺杂、金属元素掺杂、多种元素共掺杂以及制备工艺的改良等,生物炭改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其比表面积、反应活性位点和官能团,改良孔隙结构和无机成分,从而提高它在修复环境污染的性能;然后综述了生物炭作为优良吸附剂或催化剂在用于抗生素废水的具体应用及其去除机理。最后指出生物炭虽被证明了具备去除水中各类抗生素的潜力,但在材料本身的优化以及工程抗生素废水应用中仍有一些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连续泡沫分离法采收微藻细胞的可行性 ,在一种斜臂泡沫分离装置上 ,以螺旋藻为模型藻种 ,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载气流率、藻液进料流率、浓度、pH值、离子强度、乙醇浓度、进料位置、泡沫段与液相段高度之比等因素对泡载采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载气流率、藻液进料流率或藻液浓度较低时采收性能良好 ;当 pH值为 11、离子强度为 1 3× 10 4 μs·cm-1、乙醇浓度为 3%(体积 )时泡载收率可达 2 5 %~ 45 %;采用泡沫相段进料有利于提高泡载采收性能。提出的连续泡载采收动力学模型与实验值拟合较好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