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论述了脱模剂在压铸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脱模剂是压铸生产中获得高质量压铸件的关键要素之一,将脱模剂涂覆在压铸模型腔和压室表面,使压铸件顺利的从模具中取出,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后加工性。随着压铸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脱模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压铸生产初期使用的油基脱模剂到水基脱模剂、粉状脱模剂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压铸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水基脱模剂,国产水基脱模剂多应用于中低端产品,而高端产品主要被国外品牌垄断。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冷轧形变量对等通道挤压纯铝的形变织构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形变量较小时,冷轧使挤压高纯铝的显微组织分布更加均匀。然而,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晶粒由等轴向纤维状转变。织构的演变规律为旋转立方织构和{111}<110>向冷轧织构(铜织构、黄铜织构和S织构)转变,同时出现了R织构。由此可见,等通道挤压变形对高纯铝的冷轧组织和织构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不同保温时间(6、12 h)的65%(体积分数,下同)SiCp/A356复合材料。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65%SiCp/A356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界面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30℃热压温度下,保温12 h的材料致密度优于保温6 h的材料,孔洞少,有明显Si相析出;发生轻微的界面反应,反应产物以MgAl2O4为主,未发现有害相Al4C3。保温12 h材料弹性模量、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分别为210 GPa、216 W/(m·K)和7.3×10-6/℃(50~300℃)。  相似文献   
4.
采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分析了冷拔钢丝在450、550和650 ℃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此过程中钢丝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 结果表明:冷拔钢丝在不同温度下退火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由纤维状转变为等轴晶,硬度显著下降;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织构与拉拔态的织构类型相同,以<110>丝织构为主,且沿着线材径向呈现一定梯度分布。 但是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110>丝织构强度下降。另外,退火过程中,冷拔钢丝的硬度与<110>丝织构强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