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角度出发,提倡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铬废水的微电解法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生钝化 ,处理效果会降低 ,结合微电解法的电化学本质 ,通过实验对含铬废水微电解处理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  相似文献   
3.
结合微电解法的电化学本质 ,通过小试对优化含铬废水微电解处理的操作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玉米芯是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工艺相比,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能耗小、产品质量好等优势。文章通过对木糖醇发酵液进行浓缩并投加适量晶种的情况下用结晶法分离出高纯度的木糖醇晶体,研究了适宜的结晶提取条件为:初始木糖醇浓度730g/L,结晶温度-8℃,木糖醇晶种为1.2‰。  相似文献   
5.
对平顶山地区乳品市场品牌认同情况及被调查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被调查者青睐的乳品类型的调查,提出平顶山乳品企业应对激烈竞争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浸渍法提高石墨材料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酸复合盐浸渍法对石墨材料进行浸渍,研究其抗氧化性.讨论了当浸渍剂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硼酸盐、碳化硅、二氧化钛等成分后,对提高浸渍效果和增强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磷酸和氢氧化铝的摩尔比为25:1,硼酸盐含量为4%,碳化硅(或二氧化钛)含量为2%的条件下,在石墨表面形成白色的偏铝酸盐硬壳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而不加入硼酸盐的浸渍剂,抗氧化效果明显降低.结果表明,石墨材料经过复合磷酸盐溶液的浸渍和热处理,可在表面形成抗氧化层,增强石墨材料的抗氧化性,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以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生化段产生的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了污泥颗粒炭(粒径2~3 mm),在流化床吸附装置中研究了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随着热解温度从300℃升高至700℃,污泥炭产率逐渐降低,而BET比表面积在700℃时达到最高的138.8 m2/g。此外,考察了主要参数对污泥颗粒炭流化床吸附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700℃,污泥炭在流化床中对氨氮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0 min,最佳的污泥炭投加量为50 g,当pH在6~8范围时吸附效果最好。在优化的条件下,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1.3%。  相似文献   
8.
赤泥是氧化铝冶炼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它属于强碱废渣,是一种严重的碱性污染源。采用热水及氧化钙水浴法对强碱性赤泥进行脱碱过滤洗涤。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钙后赤泥滤液中碱浓度明显高于未添加氧化钙的,且随氧化钙添加量的增加,赤泥滤液中的碱浓度升高。赤泥中氧化钙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滤渣水洗3次回收碱的效率最高,回收的碱量接近回收总量的3/4。水洗各组赤泥的洗涤液的pH改变不大,均只降低了约0.5。各组水洗回收碱的回收效率与前期反应处理方式的关系不大,回收率主要受洗涤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二茂铁和廉价易得的L-缬氨酸、苯丙氨酸出发,合成了4个手性氨基醇衍生的二茂铁醛亚胺并研究了这些手性亚胺分子内手性诱导的不对称环钯化反应。发现了一种简便的制备新型非对映异构纯的二茂铁醛亚胺环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室温下,在无水醋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制备的手性氨基醇二茂铁亚胺衍生物与自制的Li2PdCl4溶液发生不对称环钯化反应,产物先通过薄层色谱法,用CH2Cl2∶C2H5OH=100∶1.2作展开剂,分离成主要的两带,两带产物再分别用三苯基膦处理即得到新型非对映异构纯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单体。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利用自制化学复合破乳剂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用MgSO4 Al2(SO4)3 阳离子型PAM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能使其COD从6.064×104mg/L降至2 187 mg/L,COD去除率可达97%,并且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动力消耗和综合水处理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