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PE本色树脂和不同炭黑色母料混合后炭黑分散的情况,重点考察了混合温度、混合时间、转速等对炭黑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炭黑分散影响较大,混合温度高于色母料熔点50℃为最佳炭黑分散温度;在不影响产物性能的混合时间范围内时间和转速对炭黑分散影响相对较小。在最佳混合条件下,本色树脂添加质量分数为2.5%.4%的炭黑色母料可以制得合格的PE产品。不同色母料对炭黑分散有明显的影响,其优劣通过最佳混合条件下混合产物显微观察得出。  相似文献   
2.
全面开放大型仪器支撑本科教学实验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本科教学实验中内容简单、仪器落后的问题,在初步尝试将大型仪器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全面用于本科教学实验中,开设出一门新课程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PNaAA吸水性树脂凝胶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加交联剂的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PNaAA)吸水性树脂,用抗压形变量来表征PNaAA树脂的凝胶强度。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共聚单体组成等因素对树脂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交联密度是影响凝胶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而树脂的饱和吸水性对凝胶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探讨了PNaAA树脂凝胶的流变性能,发现它具有假塑性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4.
PTFE胶乳粒子与 Fe2O3粒子共凝聚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共凝聚体系Zeta电位为主要表征量,研究无凝聚剂存在时,几种因素对PTFE胶乳粒子与Fe2O3粒子共凝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粒子电荷相反.Zeta电位绝对值相近是较好的共凝聚条件,两种粒子的粒径比等于7.54时可形成形态规则的以PTFE为壳、Fe2O3为核的核壳型的粒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用共凝聚的方法制备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的思想,以Al(NO3)3、CaCl2、KCI为凝聚剂进行PTFE分散乳液与碳黑粒子的共凝聚。考察了胶乳种类、凝聚温度、搅拌转速等对共凝聚过程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了共凝聚粒子的成粒机理。结果表明共凝聚粒子是疏水性的,粒子内碳黑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6.
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的聚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PNaAA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合初始温度、搅拌转速、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对聚合稳定性、树脂粒径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初始温度为50℃、以Span-60为分散剂、分散剂用量为4.4%(相对于单体质量)及搅拌转速为500r.min-1的条件下,聚合过程稳定性好,树脂粒径适中、饱和吸水率高、吸水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热力系统中 ,影响凝结器铜管腐蚀的因素主要有 :循环水质、运行工况、铜管材质等。凝结器铜管腐蚀、泄漏是影响该公司安全、经济运行的因素之一 ,为寻找符合该公司运行工况的凝结器铜管 ,进行了凝结器铜管工业性材料性能试验。通过铜管腐蚀试验 ,筛选出符合该公司运行工况的凝结器铜管用于生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量的水溶性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包括聚合方法的选择,聚合工艺特点的介绍,反应器型式的选择,中试工艺流程的设计及中试放大过程中搅拌功率的计算等。通过反相悬浮法,采用1000L立式搪瓷聚合釜,三叶后掠式搅拌桨,聚合工艺过程稳定,得到颗粒形态良好且分子量较高的PNaAA。  相似文献   
9.
朱耕宇  陈雪萍  翁志学 《塑料工业》2004,32(10):41-42,53
采用静电吸附法制备了PTFE/Fe2O3共凝聚粒子。用电子显微镜表征共凝聚粒子的形貌、结构,发现两种粒子的粒径比不同时,所形成的共凝聚粒子的结构、形貌不同;用热重分析法和超声洗脱法表征共凝聚粒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共凝聚粒子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3种加料方式[间歇法、滴加苯乙烯(5f)法及滴加预乳化液法]合成乙酸乙烯酯(VAc)/St乳液共聚物。考察了共聚合方式对VAc/St乳液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组成分布的影响,间歇法所得乳液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布较宽;而滴加预乳化液法较小,分布也较窄;滴加St法居中。m(VAc)/m(St)为7:3的乳液共聚物在30℃的四氢呋喃溶剂中Mark-Houwink常数为1.24×10^-3mL/g.扩张因子为0.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