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表达并纯化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NS1蛋白。方法用RT-PCR法从人甲型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中扩增NS1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TXB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XB1/NS1,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形式和表达量。经几丁质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TXB1/NS1序列完整,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690bp。以1.0mmol/LIPTG37℃诱导4h,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破菌上清及沉淀中均有目的蛋白表达。纯化的NS1蛋白纯度达95%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000。结论已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NS1蛋白,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SM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形变率大、形变温度可调、易于加工、可引入生物降解组分等特点,近年来,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SMPs已成为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SMPs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现状,着重综述了近年来SMPs在矫形固定材料、药物缓释体系、手术缝合、微创医疗器械以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和应用,并展望了SMPs在生物医学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同时,简要介绍了SMPs的发展概况及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纺丝法和溶液法分别制备了具有微纳米纤维结构、串珠结构和较密实结构的聚乳酸/辣椒素复合载药薄膜(分别称为薄膜Ⅰ、薄膜Ⅱ和薄膜Ⅲ)。研究了不同载药量(5%、10%和15%,质量分数)和不同微结构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药物释放研究表明:PLA/Cap复合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和载药量都对药物释放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当载药量为5%和10%(质量分数)时,药物释放行为主要受载药薄膜的微结构影响,释放速度由快到慢为:薄膜I、薄膜Ⅱ、薄膜Ⅲ;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加快,且3种载药薄膜的辣椒素释放速度之间的差别减小。当载药量达15%(质量分数)时,载药量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微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3种载药薄膜的药物释放行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液插层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载药量的辣椒素(Capsaicin,CAP)/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复合物的插层结构、相互作用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药后蒙脱土层间距由1.9nm增加到3.7nm,即形成了辣椒素/蒙脱土纳米插层结构,并且该复合物有效地提高了辣椒素的热稳定性,使辣椒素的热分解温度升高到240℃。从药物体外释放实验结果可知,复合物的药物缓释时间为48h,对辣椒素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这种辣椒素/有机蒙脱土长效抗菌复合材料有望作为抗菌塑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探索牛β-防御素BNBD11原核表达及纯化的技术路线。根据已报道的BNBD11的氨基酸序列,兼顾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合成BNBD1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BNBD11,转入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结果显示,大部分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用Ni Sepharose柱层析纯化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甲酸切割后,再次用Ni Sepharose柱层析去除带有His-Tag的杂蛋白,最终得到纯化的重组BNBD11。实验实现了BNBD11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并纯化了获得的重组BNBD11。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直接成膜法和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得形状记忆聚氨酯本体薄膜和具有微结构的电纺薄膜,将其经过弯曲变形,测定形变后2种薄膜在空气中响应回复情况的差异.通过时间-形状回复率曲线可知,电纺薄膜先响应回复,且响应回复的时间是本体薄膜用时的1/3,达到6s.DSC结果显示,2种薄膜的熔融温度相差小于2℃,熔程均为30 ~ 50℃.其形状记忆性的差异主要由于薄膜不同的微结构造成.  相似文献   
7.
SiO2载药微球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无刺激等优点,近年来在医药、化妆品及化工分析等领域受到了普遍关注。对于一定化学组成的载药微球,其微结构对载药稳定性、药物释放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不同微结构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微球结构和药物在微球中分布的不同,SiO2载药微球可分为基质型、核壳型、多核型和复合型。主要按照载药微球结构的不同,综述了各类微球的制备、药物释放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目前,通过调控SiO2载药微球的结构和组成以实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药物释放的精确调控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