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冷剂的分配不均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T型管的T-junction模型,联立质量方程和压力方程,设计合适的算法建立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流量分配的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无需已知分歧管流量可模拟分歧管的分配特性。在此基础上,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平行流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计算并分析了干度与质量流量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度对平行流换热器分配的影响不大。在干度不变时,提高流体的质量流量可以对平行流换热器流量分配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
徐肖肖  张世杰  李怡  刘朝 《化工学报》2021,72(4):2057-2064
气液两相流在常规T型管内的相分配特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少有文献关注微通道扁平T型管内的两相流分配特性。以两相制冷剂R134a为工质,对扁平T型管内的相分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在扁平T型管内的液相进口流速增加会使液相分离比减小,气相分离比增大;进口干度增加使液相分离比增大,气相分离比减小;气相进口流速对扁平T型管内泡状流的相分配影响较小。由相分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对比可知,现有的相分配模型还无法准确预测扁平T型管内泡状流的气液相分离比。在进口干度为0.45~0.5时扁平T型管内制冷剂R134a气液相分配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
徐肖肖  陈龙  肖久旻  刘朝 《化工学报》2018,69(Z2):174-179
两相流在普通T型管中的压降特性已经得到充分研究,但是鲜有文献关注侧管为扁平管的T型管(扁平T型管)中的压降特性。以R134a作为工质,对水平放置扁平T型管进行了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微通道摩擦压降经验关联式不能够准确预测两相流在微通道扁平管的摩擦压降。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干度范围为0.01~0.45,流量范围为0.7~3 g/s的分层流在微通道扁平管中的摩擦压降经验关联式,并对Chisholm模型中气液两相相互作用系数C进行修改,使其能够预测主管进口流量在1.1~5.3 g/s,进口干度在0.03~0.26,流量分离比在0.1~0.8时的分层流从集管流入微通道扁平管时的不可逆压降。  相似文献   
4.
水在冷却和冻结过程温度场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开发的“多通道温度数据智能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圆柱形容器内水的冷却和冻结实验,并基于ANSYS的有限元分析法对其冷却和冻结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自行研发的“多通道温度数据智能采集系统”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用途广泛,极具推广性;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本文提出的基于ANSYS热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冷却和冻结过程的温度场研究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冻结过程越靠近筒壁相变越早发生,相变持续时间就越短;相变前越靠近筒壁,降温速率越大,降温曲线的线性分布越明显,相变后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5.
轴向力的存在严重影响离心式转动机械的正常工作,严重影响转机本身及原动机的使用寿命,本文从受力分析角度浅析了轴向力产生的根源,并由此提出了平衡轴向力的有力论断。  相似文献   
6.
对撞流技术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颖技术.采用自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上、下两股气流对撞所形成的水平对撞面内的速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的分布,并绘制了分布图.研究发现,对撞后的两股流体在径向向外的压力梯度推动下,在对撞面内形成辐射向外的速度场.流体在流出核心对撞区域的过程中因膨胀加速,产生热能向动能的转化,导致气流的温度乃至相对湿度等的变化,显示出对撞面内极不均匀的流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CAN总线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以一汽大众生产宝来1.8L轿车为例,介绍了检查数据总线的步骤。  相似文献   
8.
白万金  徐肖肖  吴杨杨 《化工学报》2016,67(4):1244-1250
开展了低质量流速下超临界CO2在水平直管内冷却过程的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压力为p=7.5~9.0 MPa,质量流速为G=79.6~358.1 kg·m-2·s-1,流体温度为25.0~50.0℃。分析了质量流速、压力、流体温度对换热的影响,并引入Richardson数阐述浮升力对超临界CO2在水平直管内冷却换热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传热系数峰值点随压力的升高向高温区偏移。当质量流速较小时,传热系数峰值点出现在准临界温度之前,且浮升力作用加大,流体处于混合对流状态。将传热系数的实验值和已有的换热关联式计算值作对比后发现在低质量流速下误差较大,拟合了低质量流速工况的超临界CO2在水平直管内冷却换热的关联式,94%的实验值和拟合关联式误差在±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在对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中存在图像融合效果好的方法运算量大、实现起来复杂的问题,在传统的像素级分块融合方法和数学微分中逼近原理的启发下,提出了多聚焦图像在像素级分块逼近的图像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融合效果上已经到达甚至略优于一些文献中提出的方法,而在运算量和运算时间方面要明显优于这些方法,更有利于实际应用中多聚焦图像融合的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炼油厂FCC分馏塔为应用研究对象,介绍了多变量约束预估控制技术的思想和特点,重点论述了该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上应用的设计方案、数学模型的建立,并最终得出多变量约束预估控制系统具有优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