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突出,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纳米木质素的开发可为木质素的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文中综述了沉降法、机械法、自组装和逐步加成聚合方法制备纳米木质素的现状,以及纳米木质素在紫外防护和抗菌、纳米填料和生物质基载体方面的应用特性,以期为林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深加工及纳米木质素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研制的气动称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OV-101毛细管色谱柱为分析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采用FID检测器对20%霉·稻瘟灵微乳剂中霉灵与稻瘟灵两组分同时进行气相色谱分离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霉灵与稻瘟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7,标准偏差分别为0.151、0.125,变异系数分别为1.46%、1.22%,回收率分别为98.55%~101.74%、98.50%~100.67%。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42%烟·乙·莠可分散油悬浮剂中乙草胺、莠去津、伯酰胺的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采用TR-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乙草胺、莠去津、伯酰胺同时进行分离测定。[结果]乙草胺、莠去津、伯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5、0.9988,标准偏差分别为0.050、0.055、0.010,变异系数分别为0.22%、0.31%、2.7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99.88%、99.6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适用于混剂中乙草胺、莠去津、伯酰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称重系统应用于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小型加料系统中,要求适合于具有粉尘和爆炸性气体的场合,并且要求皮重占总重主要部分,即皮重比净重大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场合。因此一般的电子称和机械称都不能,直接使用。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气动称重系统,完成了中国石化总公司“七五”期间的重点攻关项目,并在1992年获得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经使用证明,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醇解产生的重油降低了生物油品质。为此,本文考察了V-W-Mo-Cu催化剂作用下重油的加氢精制。结果表明,在330℃以上该催化剂才表现出加氢反应活性,在450℃时轻油产率最高可到93%。延长加氢反应时间有利于重油低温下的聚合反应和高温下的裂解反应;同时,只有在6 MPa以上的初始氢压下才能饱和裂解片段,从而提高重油加氢所得的轻油产率。轻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加氢使重油大分子裂解生成1-甲基-2-乙基苯、丁基苯、1-乙基-3-乙烯基苯和苯酚等小分子的芳烃和酚类物质。然而,加氢后催化剂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重油同时发生了聚合反应,生成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大分子芳烃或酚类聚合物。经过550℃焙烧后,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轻油产率仍有70%。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基酚醛树脂中游离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酚含量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18柱(250×4.6 mm)流动相为15%甲醇 15%乙腈 70%水(pH≈3),流速0.8mL/min,UV检测波长为254nm,检测限为0.01 mg/L,结果为:方法的相关系数r=0.9956-0.9993,回收率为94.8%-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75-2.07%(n=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木质生物材料苯酚液化及其在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改云  江泽慧  任海青 《粘接》2006,27(4):28-31
液化技术是近年来生物质高效增值利用领域新研发的一项技术,能将木质生物材料转化为具有反应活性的液态物质,作为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原料,能部分替代来源于石化产品的苯酚。本文综述了木质材料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液化方法、发展前景及液化产物在树脂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木材是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天然材料,我国一直是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缺口进一步扩大,供需矛盾尖锐。为了增加木材资源的供应量,我国大力发展了人工速生林,其具有成材时间短,产量高等优点。但人工速生林具有材质疏松、密度小、强度低、不耐腐、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导致其产品性能较差,附加值低。对速生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拓宽速生木材的适用范围,缓解供需矛盾。化学法改良木材不仅能够克服天然木材尤其是速生材原有的缺陷,改善木材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赋予木材阻燃性、耐腐性和疏水性等特定的新功能,提高其商业价值,实现木材的高效利用。化学改性已被认为是一种防止环境对木材破坏和维持其稳定性的有效策略,近几十年来,有关化学法改良木材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化学改性主要是利用木材的多孔结构,通过加压浸渍的方式将改性剂注入木材内,然后在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众所周知,改性剂只有与木材细胞壁发生化学反应并留存在细胞壁内才会对木材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因此,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选择合适的偶联剂和处理工艺方面不断尝试细胞壁改性,从而实现木材性能的有效改善。在木材化学改性技术中只有乙酰化处理、树脂改性和糠醇化处理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其中乙酰化和糠醇化处理符合细胞壁改性要求。为了提高改性剂与木材细胞壁之间的结合能力,通常会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和马来酸酐等偶联剂。近两年的研究工作将两步处理法引入到细胞壁改性工艺中。目前,木材化学改性已经实现了细胞壁空间修饰的精确控制,同时在木材较低增重率的条件下实现尺寸稳定性的改善。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木材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固性树脂改性、石蜡改性、有机单体改性、乙酰化改性、糠醇化改性、氮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改性等对速生木材化学改性的原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木材化学改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SR-21PC机在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系统中的应用李改云一、概况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器是中石化总公司七·五期间的攻关项目。对于控制系统的设计,我们选用了华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C),该PC在设计中采用了最新的微处理器装置和电子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