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制备了Ni-Sn-Cu合金材料,采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充放电曲线和微分容量曲线,探讨了嵌/脱锂行为。研究表明:Ni-Sn-Cu合金材料呈无定形态结构;合金电极首次放电容量为1918mAh.g-1,充电容量为666mAh.g-1,循环20次后,可逆容量仍然有302mAh.g-1,库仑循环效率稳定在94%。  相似文献   
2.
Ni-Sn-Co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制备Ni-Sn和Ni-Sn-Co合金材料.用XRD和SEM分析了结构和形貌,用充放电曲线、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嵌脱锂行为.Ni-Sn合金为粒状结构,Ni-Sn-Co合金为疏松棉状多相结构.Ni-Sn-Co合金电极的100 mA/g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42 mAh/g和1 419 mAh/g;第20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365 mAh/g,库仑效率为94.3%.  相似文献   
3.
以氯化锡、氨水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粉末,并与石墨、葡萄糖共热制备Sn/SnO2/石墨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Sn/SnO2/石墨复合材料可逆容量可达680mA·h·g^-1,经过20次循环后容量基本稳定在380mA·h·g^-1。  相似文献   
4.
5.
一、前言对机械构件的评价问题分为破坏、腐蚀、磨损三个主要方面。目前,有用来解析破坏问题的破坏力学,但尚无解析腐蚀与磨损的解析方法。对疲劳破坏来讲,既使在同一材料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有必要运用概率论的概率有限元法对构件静态和工作状态的疲劳腐蚀进行数学描述的评价。下面通过图1、图2表明可以认为:有限元  相似文献   
6.
李求忠  陈震 《化学世界》2013,54(2):88-91,113
采用控制沉淀法制备了Ni(OH)2前驱体,在空气氛中、400℃下煅烧2h,得到NiO材料。采用化学还原法,在NiO中掺杂Co,制得NiO-Co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实验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嵌脱锂行为。结果表明,掺杂Co后电极电导率增大,在充电过程中促进部分SEI膜的分解,因而循环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循环30次后,NiO-Co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仍有550mAh/g,容量保持率为87.4%,明显高于纯NiO材料(343mAh/g和49.1%)。  相似文献   
7.
采用控制沉淀法制备Ni(OH)2/C复合材料,用XRD和SEM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首次将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实验研究其嵌/脱锂行为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OH)2/C复合材料具有嵌/脱锂性能,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992mAh/g,20次循环后的可逆比容量为211mAh/g,循环效率为95.6%,高于Ni(OH)2材料(128mAh/g和94.4%),循环性能的改善可归因于掺杂石墨后,使电极电导率明显提高,同时减缓体积效应。  相似文献   
8.
李求忠  游东宏  陈震 《电池》2012,42(3):123-125
分别用乳液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制备了Ni(OH)2前驱体,在500℃下煅烧2 h,得到NiO。用XRD、SEM、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对NiO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嵌脱锂行为。用乳液沉淀法制备的纳米NiO材料更均匀、粒径更小。以100 mA/g的电流在0.01~3.00 V循环,第30次循环时,用乳液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制备的材料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427.3 mAh/g、325.0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6.9%、39.9%。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升温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度下4种无机盐水溶液的饱和蒸气压,计算得无机盐水溶液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摩尔汽化热,以及饱和蒸气压随浓度、温度、阴阳离子变化的规律,为研究静态法测定无机盐水溶液饱和蒸汽压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制备了Ni-Sn-Sb三元合金材料,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充放电曲线、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探讨了合成电极的嵌/脱锂行为。研究表明:热处理后的Ni-Sn-Sb合金材料呈不均匀粒状结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 625 mAh.g-1,充电容量为628 mAh.g-1,循环20次后可逆容量仍有334mAh.g-1,库仑效率稳定在90%,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