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在冷模实验装置上,系统地考察了SSQS系统(超短快分系统)的气相流场和在系统中的分离性能.在此基础上,根据SSQS系统气固分离的分离原理,建立了计算SSQS系统分离效率的横混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惯性分离和排气管结构对颗粒捕集的作用,通过最终的修正,该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优尺寸比例下,分离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离器外壳与中心排气管的半径差以及颗粒的切向速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战略层面,围绕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愿景,突出建立智能价值链、产品链、资产链、创新链,着力打造企业数智赋能体系;管理层面,发挥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效应,构建高效组织体系,强化业务流程再造,优化数字化转型业务管理新模式;技术层面,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业务高效运行,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一体化生产管控体系,提升供应链协同优化水平,实现设备管理数字化、安全环保管理精细化,提高管理资源效率;保障层面,强化思想引领,落实“一把手”工程,强化技术支持、人才支撑,核心工业应用软件国产化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
理性思考中国煤制油热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国内外煤制油生产技术及投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从规划、技术、环保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煤制油领域内的投资建设热潮。石油藏量有限,需求量日益增长必将导致未来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发展煤制油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建立国家宏观调控规划体系,积累工业化经验,投资巨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一套直径70 mm,高2 630 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纤维膜分离器内二相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进料顺序,不同二相流量比,纤维丝最佳填充密度均在3%—3.5%。"先油后水"所对应的最佳纤维丝填充密度略低于"先水后油"的情况。根据冷态实验的结果以及最大雷诺数设计准则,设计了一套0.01 Mt/a的汽油脱硫醇工业侧线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备比较,采用纤维膜萃取分离器的脱硫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李志恒  李汝新  韩文明 《大氮肥》2009,32(6):419-422
针对影响成品尿素粒度的原因进行分析,阐明控制出塔粒子温度是实现较高尿素产品粒度的重要手段,提出塔外外力的作用是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传质设备。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直径70mm,高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运动黏性系数0.942~1.138mm2·s-1,水油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考察了原料液黏度对纤维膜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几种填充密度和水油比条件下,随着黏度的增加,流体停留时间延长,两相接触、混合得更均匀;传质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传质工况(即体积传质系数达到最大值)与原料液黏度和纤维丝填充密度密切相关。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用于计算流体在萃取分离器内停留时间以及两相混合均匀性指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7.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传质设备。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套70mm×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在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分别为3~6的操作区间内,考察了不同油、水进料顺序对纤维膜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水先引入,油后引入,体积传质系数随水-油体积流量比W/O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先油后水的情况下,体积传质系数随水-油体积流量比W/O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水-油流量比W/O为5附近取得最大值;在两种进料方式下,体积传质系数均随纤维丝填充密度的递增而先增后减,并在填充密度为3.0%~3.5%之间取得最大值。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给出了对应两种进料顺序的传质系数计算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传质设备。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器,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直径70 mm、高2630 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纤维膜分离器内的两相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分布器形式、不同的进料顺序、不同的两相流量比,纤维丝最佳填充密度均在3%~3.5%之间。“先油后水”所对应的最佳纤维丝填充密度略低于“先水后油”的情况。根据冷态实验的结果以及最大Reynolds数设计准则,建立了一套0.01 Mt·a-1的催化汽油脱硫醇工业侧线装置,并进行了工业侧线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备比较,采用纤维膜萃取分离器的脱硫醇效果更为理想,脱硫效率至少增加了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毫无意外,上半年,我国炼化市场没能逃脱"销量下行魔咒"。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1万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3596亿元,同比下降18.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分析称,"上半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效益下降,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3%,最严峻的是炼油板块利润下降62.4%"。当增量市场变成回忆,"存量竞争"时代炼企如何蓄势?该文给出清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