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将玉米秸秆预处理后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合成条件中各因素的最佳水平:θ=45℃,引发剂中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m(AA)∶m(玉米秸秆)=8∶1,丙烯酸中和度为70%,t=4 h。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进行了性能测试,对秸秆预处理前后及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吸水率最高达到291 g.g-1,吸盐水率达到49 g.g-1。  相似文献   
2.
以3,4-二甲基硝基苯为原料,在雷尼镍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加氢制备3,4-二甲基苯胺,通过气相色谱分析3,4-二甲基苯胺的纯度。考察加氢压力、加氢溶剂、加氢温度、底物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醇为加氢溶剂,加氢压力0.8 MPa、温度60℃、3,4-二甲基硝基苯初始浓度1.25mol/L、催化剂质量为3,4-二甲基硝基苯质量的5%时,3,4-二甲基硝基苯转化率和3,4-二甲基苯胺收率和3,4-二甲基苯胺纯度均达100%。  相似文献   
3.
以淀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煤油作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特性黏数及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以及阳离子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6%,两种单体共占水相质量分数45%,阳离子单体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0%,引发温度45℃,引发时间4h。在此条件下,单体转化率可达97.82%,特性黏数为340.21mL/g,接枝效率为97.93%。  相似文献   
4.
以自制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氯化苦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固形物质量分数、壁芯比、进口温度、交联剂用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对氯化苦微胶囊进行模拟释放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固形物质量分数4%、壁芯比3∶1、进口温度190℃、交联剂用量0.9%时,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达到77.54%。检测微胶囊的缓释效果,3 d后释放基本完全。通过SEM观察微胶囊的表面结构,粉末颗粒囊壁光滑完整,没有出现裂痕及孔洞,呈特有的骷髅状。微胶囊制备成功且具有良好的释放性。  相似文献   
5.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与羟乙基磺酸、柠檬酸等反应制备了淀粉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等对固体酸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将壳聚糖溶解在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中进行氨基的质子化,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研究了淀粉基固体酸催化剂降解壳聚糖制备D-氨基葡萄糖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微波功率、固体酸用量对壳聚糖降解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 min、微波功率400 W、固体酸与壳聚糖质量比0.1∶1时,淀粉基固体酸降解壳聚糖制备D-氨基葡萄糖的产率达到95.3%,淀粉基固体酸催化剂在循环使用6次后仍可保持很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6.
对高坑井田底灰承压水上采煤安全开采边界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安全开采边界的确定方法,对相类似承压水体上安全开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东口电排采用蓄电池组作直流电源,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2003年投运以来,蓄电池组连续两次损毁,远低于其设计寿命。文章根据实际情况,查阅资料试图分析其损毁原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云南大叶种鲜叶为材料,运用感官审评和电子鼻技术对7种不同萎凋工艺云南红茶的香气特征和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分析表明:在主成分分析(PCA)中,干茶香气总贡献率为98.423%、茶汤香气总贡献率为99.948%、叶底香气总贡献率为99.948%,且干茶香气较茶汤香气和叶底香气更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萎凋工艺的云南红茶;在传感器区分贡献率分析(Loadings)中,W1S(甲基类)、W1C(芳香成分、苯类)、W2S(醇类、醛酮类)和W5S(氮氧化合物)在红茶香气区分中起主要作用,其可能是影响不同萎凋工艺制成云南红茶香气差异的主体成分。感官审评结果显示WM7[室内自然萎凋,24 h,(17±2)℃,相对湿度70%±5%,摊叶厚度2 cm]制作成的大叶种云南红茶,汤色橙红明亮,香气甜香浓郁,滋味醇厚有花果香,综合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废弃棉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通过测定其取代度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m(纤维素):m(NaOH):m(C1CH2COOH)=1.0:1.1:1.2,以95%的乙醇为分散介质,碱化间歇辐射时间2min,醚化间歇辐射时间2min,微波辐射功率为200W。所得产品为白色粉末,取代度为0.75。  相似文献   
10.
从江苏省镇江市五女峰茶园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咖啡因高效降解菌,能以咖啡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经表型特征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Burkholderia属,命名为Burkholderiasp.CF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CF1咖啡因降解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 5.0,接种量5%及转速180r/min。在此条件下,利用菌株CF1降解茶渣中的咖啡因,反应时间7d、含水量75%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