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下防水工程应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维护是保证"的综合治理原则。未来的地下防水工程将沿着系统化、集成化、专业化的道路前行。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方法在治理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学技术因其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控制、污染少等特点倍受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用于废水处理的各种电化学技术,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以求获得一种的最佳的电化学处理方法,确保废水的合理治理,以便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内容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玉柱  李玉屏 《施工技术》2011,40(13):94-95,1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已于2011年4月发布,重点对《规范》的适用范围、基本框架及重点内容进行了阐述.修订后的《规范》将更适合新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需要,将对全面提高地下防水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吸附试验探究NaOH改性粉煤灰对含Pb2+废水吸附特性。结果表明,NaOH改性粉煤灰对Pb2+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在固液比为0.9 g/L、温度为25℃、Pb2+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吸附反应在30 min基本达到平衡,Pb2+去除率为96.02%,吸附容量为106.69 mg/g。由吸附等温线模型得出吸附主要在单分子层表面进行。吸附动力学特征表明吸附主要限速步骤为化学吸附。吸附反应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机场改扩建空管塔台工程从42m到47m转换层为曲面模板,支架采用钢管桁架、钢筋次龙骨,在地面拼装成6个架体,待42m下采用钢管扣件模板支架搭设后,吊装到位。本文通过对模板支架体系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在不考虑风荷载和考虑风荷载时分别对立杆的底部、15m和30m处立杆进行了承载力计算,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六、海底管道建设稳步发展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进入海洋石油勘探领域,1960年在莺歌海村水道口附近的浅海中,用驳船安装冲击钻机钻井,拉开了海洋钻探的序幕。当时所钻的两口井——英冲1和英冲2井,都发现了少量油气。1964年~1965年,茂名石油公司地质处用双船作业,在同一浅海区离岸4千米,水深15米处钻3口探井,其中一口井见油。  相似文献   
7.
四 中油公司在台湾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由其所属的台湾油矿探勘处负责。 台湾省从日本人手中收回时,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六个矿场(出磺坑、锦水、竹东、新营、竹头崎、六重溪、冻子脚)中,只有前4个矿场还能生产油气。油气生产井总数量只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油气管道事业,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事业。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曲折漫长而又豁然开朗的道路。自先人们懂得开发和利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那个时代起,油气管道就和这种开发和利用关联起来了。愈到现代,这种关联就愈加紧密。以至  相似文献   
9.
DBJ04-273-20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屏 《山西建筑》2009,35(23):98-99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山西地区施工经验,解析了DBJ04—273—20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建筑桩基技术规程的有关内容,着重阐述了管桩基础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验收的有关要求,以期为实际工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规范对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几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水混凝土是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或掺合料和使用膨胀水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抗渗性,使其满足抗渗压力大于0.6MPa要求的不透水性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适用于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新规范对施工缝、抗渗试件、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