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成本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泌阳凹陷局部地层温度达90~120℃的地质特征,以及常规的调剖剂用量大、原料价格高、在超过80℃环境中封堵性能明显下降的状况,开展了高温调剖剂的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判的主剂速溶纳米硅粉SG较佳用量为2.5%~3.0%,缓凝剂J-A的较佳用量为4.0%~6.0%,交联剂J-B的用量为在0.6%以内;调剖剂凝胶时间可在4~28 h之间进行调整,封堵率可达到98.9%以上;现场试验表明,高温调剖剂使地层吸水指数下降了43.2 m~3/MPa·d,对应的油井产油量由调剖前的1.3 t/d上升到3.4 t/d,含水也由调剖前的94.87%下降至83.01%,达到了调剖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河南油田现场还没有适应于套管刮削后洗井保护管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洗井效率和效果,而曾用过的洗井保护阀因起下管柱时阻力负荷大、与套管壁磨损严重、影响密封洗井效果等原因没有在现场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更好提高洗井效果,防止油层污染,缩短洗井后油井生产恢复期,研究设计了低压油井洗井保护工艺管柱。  相似文献   
3.
压井液和洗井液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油田水平井涉及油藏类型复杂,油层物性差异大,储层的主要潜在损害因素各异。由隐形酸完井液配方试验可知,隐形酸浸泡后失水量增加接近2倍,说明隐形酸能有效破坏泥饼,有利于恢复油井渗流通道;岩心中注入10 PV隐形酸反应后,渗透率增加50%,说明隐形酸对地层具有一定的改善能力。射孔压井液配方为:清水+1.5%NH4Cl+1%JS-7+0.3%XSB919;洗井液配方为:清水+1%NH4Cl+2%JS-7+0.05%XT-05。优选出的射孔压井液配方对岩心的渗透率平均伤害率只有6.49%,洗井液配方注入岩心渗透率保持率在94.58%。  相似文献   
4.
GL型驱油剂是在保持石油磺酸盐可以使油水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作用的同时,复合了改善地层流体流动性的功能;做好双河油田GL型驱油剂适应性分析,对延长油田开发期限,稳定原油产量十分重要。室内实验证实,它不但具有良好的表面张力和降低原油粘度的能力,而且与地层岩性及地层流体的配伍性良好,可使剩余油采收率增幅达17.87%左右。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浪油田作业测压过程中对油层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 ,油井恢复产量时间长等问题 ,根据宝浪油田油井低渗透层 ,高井口套压的特点 ,探讨了适合本地区的液面恢复法测试的理论原理、解释方法等技术 ,并实际运用于现场测试 ,将现场测试结果与上作业下电子压力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相对误差控制 5 %以内 ,其精度满足油田开发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GL型驱油剂是在保持石油磺酸盐可以使油水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作用的同时,复舍了改善地层流体流动性的功能;做好双河油田GL型驱油剂适应性分析,对延长油田开发期限,稳定原油产量十分重要。室内实验证实,它不但具有良好的表面张力和降低原油粘度的能力,而且与地层岩性及地层流体的配伍性良好,可使刺余油采收率增幅达17.87%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前河南油田现场还没有适应于套管刮削后洗井保护管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洗井效率和效果,而曾用过的洗井保护阀因起下管柱时阻力负荷大、与套管壁磨损严重、影响密封洗井效果等原因没有在现场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更好提高洗井效果,防止油层污染,缩短洗井后油井生产恢复期,研究设计了低压油井洗井保护工艺管柱。  相似文献   
8.
针对春光油田含水上升、防砂井作业量剧增的问题,开展对两种覆膜砂性能测试。首先对R型和G型阻水覆膜砂环界面进行油水渗透性实验,结果表明R型覆膜砂阻水能力大于G型覆膜砂,G型覆膜砂透油能力大于R型覆膜砂透油能力;其次用煤油和蒸馏水对R型和G型覆膜砂开展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覆膜砂水驱压差都分别小于油驱压差;再次用1∶1的油水混合液按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对R型覆膜砂进行油相渗透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围压大于13.6MPa,油相渗透率大于水相渗透率。最后分别用40%、60%、70%的油水混合对R型覆膜砂进行驱替,实验表明在含水小于65%、围压在13.6~27.8MPa的条件下,R型覆膜砂油相渗透率大于水相渗透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