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首先简要的介绍了燃油加油机工作原理和机构构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加油机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各种维修方法,解决了加油机的故障维修问题。  相似文献   
2.
2-戊基蒽醌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戊基蒽醌在双氧水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烷基化、酰化和闭环反应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2-戊基蒽醌制备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2-戊基蒽醌的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环氧类单体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机理,活性单体机理与活性链端机理相结合可解释反应过程中环状齐聚物的生成过程。归纳了合成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各种催化体系,并对产物的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环氧化物阳离子开环聚合的机理,主要包括活性链端机理和活性单体机理等。活性链端机理认为聚合的活性中心位于聚合增长链的链端,聚合单体与活性链端接触发生聚合反应实现链增长;活性单体机理认为聚合的活性中心位于单体分子,在活性单体向聚合链端羟基增加的过程中实现链增长。两者相结合可较成功地解释环氧化物开环聚合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PVA可生物降解共混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天然高分子(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木质素)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可生物降解共混膜的方法及性能的研究进展。方法分类讨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木质素分别与PVA进行共混制备共混膜的方法及应用。结果总结了多糖类天然高分子/PVA共混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指出了该类共混膜今后发展的方向。结论多糖类天然高分子/PVA可生物降解共混膜的研究是目前科研的热点之一,该共混膜对降低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淀粉为接枝骨架,丙烯酸(AA)以及丙烯酸钠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通过γ射线辐射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交联剂用量、辐照剂量、辐照剂量率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和度为80%,交联剂含量为0.375%,辐射剂量为4.8 k Gy,辐射剂量率为40 Gy/min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树脂吸水倍率可达1815.4 g/g。研究发现,吸水率随着辐照剂量以及辐照剂量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杜丽媛  赵晓川 《城市建筑》2013,(24):278-278
道路桥梁施工的环境较为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予以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质量维护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与维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需要掌握大量基础数据资料,丰富的网络数据资源为水文地质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资料获取途径.该文以宁夏盐池内流区为例,探讨利用网络途径搜集的资料进行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计算的方法,并分析了网络途径收集资料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前模型预测控制广泛地应用于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中,然而模型不准确是影响预测控制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复杂的建模过程,结合子空间方法和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提出了基于子空间的LQG控制。利用过去的输入输出数据和未来的输入数据,寻找出未来时刻的输出预测值,从而直接应用到LQG控制器的设计中,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中。通过Matlab仿真结果显示逆变器输出电流符合并网标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次磷酸铝(AH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引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了一系列阻燃PBS复合材料,并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微型量热测试以及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AHP可以有效提高PB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AHP与MC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两者质量比为2∶1,添加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即可使复合材料达到UL 94 V 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29 %;AHP以及复合阻燃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初始分解温度及其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