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9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研究了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熔融接枝物PP-g-GMA增容PP/废弃椰壳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P-g-GMA用量为15%时,与未增容复合材料相比,PP-gGMA增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8.5%和56.9%,并且具有较优异的热稳定性;PP-gGMA增容的复合材料受外力作用时的破坏主要是结合较强的椰壳粉粒子的脱黏及椰壳粉粒子周围的PP基体的冷拉塑性变形破坏共同所致。  相似文献   
2.
杨尚毅  纪雪华  韩启龙  凌峰 《轮胎工业》2023,43(8):0476-0479
研究液体再生胶(简称LRR)在全钢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面胶中以LRR替代松香和DCPD树脂,胶料的Fmax和FL-Fmax增大,t10和t90缩短;硫化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增大,拉断永久变形和撕裂强度减小,压缩生热降低,损耗因子减小,弹性模量、粘性模量、DIN磨耗指数和阿克隆磨耗量增大,抗切割性能下降,Payne效应 降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国产TYC-0421树脂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肩垫胶和外护胶配方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TYC-0421树脂可以代替KORESIN树脂,降低配方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纳米SiO2加入方式及用量对NR/SBR共混胶的正硫化时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前后共混胶的耐热分解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对共混胶的正硫化时间、力学性能及耐热稳定性能有较大影响;当纳米SiO2加入量为7%(质量分数)并采用NR/SBR共混均匀后先加入纳米SiO2,再加入小料、硫磺的方式制备NR/SBR共混胶时,纳米SiO2通过使NR/SBR共混胶的分散相细化并使共混胶的整体交联密度提高,有效地提高了NR/SBR共混胶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热稳定性能,达到了对NR/SBR共混胶良好的补强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粘土湿法丁苯橡胶在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胎面配方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使用纳米粘土湿法丁苯橡胶,提高胎面配方的耐切割性能,降低了生热,提高成品轮胎的机床耐久性能,延长了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黄黔  黄凯  杨尚毅 《橡胶科技》2017,15(1):21-23
研究抗切割树脂CSR200在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抗切割树脂CSR200的胎面胶门尼粘度降低,硬度和定伸应力提高,耐磨性能和抗切割性能明显提高,生热和滚动阻力略有升高;胎面缠绕胶条挤出稳定;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略有降低,道路试验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7.
黄凯  杨尚毅 《轮胎工业》2017,37(4):225-229
研究国产TYC-0421树脂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外护胶和胎肩垫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外护胶和胎肩垫胶中以TYC-0421树脂等量替代进口Koresin树脂,胶料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相当,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基本一致,原材料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杨尚毅  凌峰  楼昊  彭俊彪 《橡胶科技》2023,21(8):0390-0393
研究粘合树脂Cyrez 963Z在全钢工程机械轮胎基部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基部胶中以1.25份粘合树脂Cyrez 963Z替代1.56份粘合树脂HEXA-80,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硫化速度加快;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提高,压缩生热降低,抗切割性能和自粘性提高;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天然橡胶(NR)/氯化聚氯乙烯(CPVC)热塑性弹性体(TPV),并研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双单体熔融接枝NR[NR-g-(GMA-co-St)]与白炭黑复配增容补强NR/CPVC TPV的物理性能、耐溶剂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NR-g-(GMA-co-St)和白炭黑的用量分别为7和3份时,交联NR分散相在CPVC基体中的分散度和均一性得到明显改善,相界面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达到良好的复配增容补强效果。与未改性NR/CPVC TPV相比,改性NR/CPVC TPV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增大,耐溶剂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