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多地震属性同位协同储集层地质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多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的基本原理, 提出具体研究思路: 首先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 选取地震属性组合, 拟合与井点砂体厚度的相关性, 得到砂体厚度的平面分布预测; 然后在地质建模软件中, 利用变差函数, 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 进而协同井间砂体厚度分布预测结果, 建立三维砂体骨架及属性参数模型, 以此定量表征储集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特性及其非均质性。以大庆杏树岗油田杏56 井区为例, 指出将多地震属性分析结果协同储集层地质建模, 可以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多方面信息, 可为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多尺度信息提供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2.
毕琦  杨愈  余俊 《无损检测》2011,(10):62-64
在核电站凝汽器钛管涡流检测中,发现部分内伤在辅频通道上的信号相位大于40°,不符合内伤信号的规律。针对这类信号显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此类信号为内壁轴向缺陷的显示特征。另外,应对传统判伤曲线进行修正,提高内伤定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大庆杏树岗油田杏56区块P1段发育典型的水退阶段的三角洲沉积。其总体沉积特征为:河道频繁分支与迁移,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及生物遗迹化石。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杏56井区大量钻井岩芯、测井和区域沉积相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杏56井区的P1段沉积为正常三角洲沉积,并划分出9类岩相、两种沉积亚相和10种微相。研究认为P14及其以下为三角洲沉积中的前缘亚相沉积,这一阶段整体呈现水退趋势。P11~P13段沉积为三角洲沉积中的平原亚相,这一阶段整体呈现水进趋势。三角洲前缘物源供给不足,砂体厚度较薄,砂泥互层较多,至三角洲平原,物源供给充足,砂体增厚。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某井区储集层流动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划分为E、G和P共3种类型.E类主要对应河道主体带与河口坝砂体,属高孔高渗型储层,综合评分65左右;G类主要对应决口扇与分流间席状砂体,属高孔中渗型储层,综合评分38左右;P类绝大部分对应分流间席状砂体,属中孔低渗型储层,综合评分10左右.3类流动单元的挖潜方向:E类箱型或钟型砂体的顶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G类和P类作为二类储层,是下一步挖潜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