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出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和具有强玻璃形成能力的镁合金。这一研究进展使我国在此领域跃居国际 先进水平。与多晶体金属材料相比,非晶态(亦称玻璃态)结构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我国研制的这种玻璃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硫酸钙晶须(CSW)进行化学改性制备GMA接枝的CSW (G⁃CSW),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热失重分析仪(TG)对G⁃CSW的化学结构和GMA负载量进行表征;将改性前后的硫酸钙晶须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聚酰胺6(PA6)熔融共混以制备PE⁃HD/PA6/CSW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TG和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桥接结构的PE⁃HD/PA6/G⁃CSW复合材料有更好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由于CSW的长度大于PA6的直径,CSW在复合材料中穿过PA6相并插入PE⁃HD相中,形成桥接结构;G⁃CSW在复合材料结晶过程中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助于PA6的结晶过程,提高结晶度。  相似文献   
3.
高导热绝缘材料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热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广泛,以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已成为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引入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氮化硼纳米材料,不仅可以解决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还能使得所制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得到提升。文中简要介绍了氮化硼的结构特性及各种制备方法,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六方氮化硼从功能化、取向分散、三维导热网络构建3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以及六方氮化硼和零维、一维、多元导热填料协同杂化高分子材料。最终,提出现阶段六方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时下,装修领域的变化已向时新、简约、高雅、实用的方向发展。许多流行一时的装饰理念、设计手法、装潢材料等逐渐被人们扬弃而成为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5.
幽默城保加利亚的布罗沃市素有“幽默城”之称。该市中心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幽默博物馆”,展出世界各地的幽默讽刺画和各地以幽默讽刺为内容的雕刻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中旬,一场因梯级副轮开裂所引起的责任认定、赔偿兑现事宜,在3方相互理解的和谐气氛中遵照合理分担的原则最后拍案定板了。副轮制造厂商承担主要责任,高达280多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赔偿分别由副轮制造厂商承担100万元、梯级制造厂商高姿态承担120万元、自动扶梯生产厂承担60万元。3家紧密合作的战略伙伴均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型聚合物因其独特的温度响应特性而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响应温度与聚合物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分子设计和改造,可以将LCST型聚合物的响应温度调节至生理温度附近,从而使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从热力学角度解释了LCST型聚合物的温敏机理。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类、聚乙烯基酰胺类、聚醚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和聚噁唑啉类LCST型聚合物,及其在药物输送、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大多数LCST型聚合物存在功能较为单一、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因此,开发具有多重响应性和生物降解性的LCST型聚合物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制备了含有Fe3O4纳米粒子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壳聚糖(CS)磁性复合水凝胶微球,并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引入纳米Fe3O4后,Fe3O4@HNTs/CS微球成型快且球形度好,在溶液中可通过磁场快速分离。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Fe3O4@HNTs/CS微球具有三维多孔结构。以亚甲基蓝(MB)、刚果红(CR)为模型染料,研究了Fe3O4@HNTs/CS对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型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3O4@HNTs/CS可吸附MB、CR染料分子。Fe3O4@HNTs/CS对CR染料的脱色率可达98%;当HNTs含量为CS质量的40%时,MB脱色率是不含HNTs微球的12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机理主要基于微球和染料分子的静电相互作用;Fe3O4@HNTs/CS内部电荷分布独特,能吸附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磁性则使其更易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9.
利用4-氨基甲基吡啶与马来酸酐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g-MAH)成功制备了氨基甲基吡啶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g-Py),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改性的BN/LLDPE(mBN/LLDPE)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了mBN/LLDPE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LLDPE-g-Py的加入,使mBN/LLDPE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但LLDPE-g-Py过多会导致其耐热性降低。为了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将LLDPE-g-Py质量分数固定为10%。当BN质量分数为40%时,mBN/LLDPE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了0.95 W/(m·K),为纯LLDPE导热系数(0.32 W/(m·K))的3倍。同时,mBN/L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在小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其断裂伸长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