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矸石带煤率是考核选煤厂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准能集团公司对下属选煤厂洗选劣质煤要求矸石带煤小于5%,但实际生产中经常存在超标问题。为了降低矸石带煤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分选效率,提高商品煤发热量,哈尔乌素选煤厂决定对劣质煤分选系统开展利用不同分选密度调控矸石带煤率的试验。通过对浅槽矸石采样进行浮沉试验,汇总试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得出的结论为:B系统浅槽分选密度不得低于1.69 g/cm^3,CD系统浅槽分选密度不得低于1.71 g/cm^3。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准能选煤厂煤泥产品水分高的问题,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压滤试验,研究了不同入料浓度、压滤时间、入料浓度和助滤剂用量对滤饼水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压滤压力为20 kg、压滤时间为600 s、入料浓度为380 g/L、助滤剂添加量为600 g/t的最佳条件下,滤饼水分可降至22.76%,滤饼水分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拟合得到R2为0.859的模型,达到了预期目标,为现场压滤优化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煤是一种组成不均匀的大宗物料,在检测其性质时,无法进行破坏性试验和测试,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检测分析,但是在取样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差。为明确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分析了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过程涉及的采样、制样、化验、筛分浮沉和泥化试验中可能带来误差的环节,并针对误差来源提出了有效控制措施。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中应当设计严密的采制化和加工工艺性质试验方案,强化过程控制,尽可能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4.
絮凝沉降和过滤脱水是煤泥水处理的常见方法。絮凝效果直接影响煤泥的脱水效果。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改性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强化煤泥水絮凝脱水过程的新技术。用流变仪研究了超声预处理不同时间的CPAM溶液的特性。通过沉降试验以及浊度测试分析了超声改性絮凝剂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使用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系统与颗粒观测系统观察不同改性CPAM处理煤泥水时的絮体特性。建立了絮体特性与煤泥水过滤过程所形成的滤饼特性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0 s超声处理的CPAM作用于煤泥水后,煤泥絮凝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最低,为180 NTU。在该条件下,煤泥的过滤速度最快,与未经超声处理的情况相比,过滤时间减少25 s。此外,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滤饼水分含量也最低,为29%。因为经过40 s的超声处理后,部分CPAM分子链被超声产生的强烈的机械以及化学作用随机切断,这些被切断的CPAM分子链将煤泥颗粒逐渐聚集成微小絮体,而未被切断的CPAM分子链进一步将这些小絮体连接在一起。煤泥颗粒在聚合物内部通过多组分聚合物的复杂体系得以紧密结合。随着絮体的沉降,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结构和沉积床。这些致密的絮体构建的沉积层具有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